洛州牧和洛州刺史_刺史_上归州刺史代通状二首 原文

贾琮,字孟坚,东郡聊城(今山东聊城)人。东汉末官员,历任京县县令、交趾刺史、冀州刺史、度辽将军等职。贾琮为官清廉,有强烈的爱民情结,政绩卓异,无论任职何方,都励精图治,为民造福,深受百姓的景仰爱戴,任职交趾刺史时,当地百姓情不自禁地吟唱歌谣赞颂他,尊其为“贾父”。

交趾告急

贾琮在汉灵帝光和年间被州郡举为孝廉,不久,被选任为京县县令,为官清廉,勤于政事,政绩卓然。

中平元年(184年)六月,驻守交趾的官军公然叛汉造反,其首领自称“柱天将军”,率众作乱,鼓动裹挟当地民众加入造反队伍。由于当地百姓久受贪官污吏欺压盘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怨气冲天,造反的队伍滚雪球般迅速膨胀,从者如云,很快形成浩浩荡荡席卷天下之势。叛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他们攻陷州郡城池,拘捕囚禁了交趾刺史与合浦太守,烧毁官府,杀死官吏,四处劫掠,一时烽烟遍地,满目兵燹。

告急文书传到京师,朝廷为之震动。其时,东汉朝廷正焦头烂额。朝中十常侍当朝弄权,横行朝野,残害忠良,卖官鬻爵,搞得乌烟瘴气;黄巾军起义其势正盛,数百万人汇聚在张角的旗帜下,在全国7州28郡闹得天翻地覆;时代的动荡不安给地方豪强势力提供了绝佳的崛起机会,他们依凭自己的雄厚财力组织起强大武装,后来逐渐演变成称霸一方的军阀。

俗话说,麻绳偏从细处断。时局正处在多事之秋,危机重重,偏偏在这个时候又爆发了交趾叛乱,这对东汉朝廷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汉灵帝降诏,敕令三公府挑选贤明能干的官吏率军前往,快刀斩乱麻,火速剿灭交趾叛乱。三公府经过调研筛选,一致举荐贾琮任交趾刺史。贾琮临危受命,星夜驰奔,走马上任。

安邦靖乱

据考,交趾地名源自于《礼记·王制》:“南方曰蛮,雕题交趾”。雕题就是文脸,交趾就是“足相向”,也就是盘腿。当时交趾刺史的辖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东、广西和越南大部,可谓地域广袤,又与汉廷悬隔遥远。在这样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南极边地,难免会出现东汉朝廷“王化”的软弱与扭曲,何况此时的东汉朝廷自身已然处在累卵之危和风雨飘摇之中。

贾琮到任以后,在大张旗鼓地实施武力征剿的同时,深入调研促成民众叛乱的缘由。原来交趾盛产明玑、翠羽、犀牛角、象牙、玳瑁、异香、名木等珍贵之物,历任刺史和相关官员大多贪欲无边,永无满足地在民间搜刮宝物,加重徭役赋税,横征暴敛,中饱私囊,将攫取的大量钱财宝物贿赂朝中大员,谋求升迁。老百姓都说赋税徭役过重,没有哪一家不被搜刮得精光,天高皇帝远,申冤无门,走投无路,没法活下去,被逼无奈,所以才聚众叛乱。

弄清了民众叛乱的原因,贾琮做了三件事。一是广泛张贴告示,告知百姓,官府力推减轻税负,免除徭役,敦促民众各回其家,各操其业,迅速恢复发展生产。二是镇压斩杀罪恶累累的叛乱首领,杀一儆百;胁从不问,力促其改恶向善,教育感化广大民众,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三是迅速恢复组建基层政权,考核选拔有民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试用为县令、县长,鼓励他们励精图治,有所作为,强力推进社会从混乱无序状态向井然有序和谐发展的转化。不到一年,交趾渐渐恢复了平静,河清海晏刺史,百业俱兴,民众安居乐业。“巷路为之歌曰:‘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饭。’”贾琮在交趾任职三年,朝廷考核政绩在全国13个州中名列榜首。汉灵帝降诏征调贾琮入朝任议郎。

赴任冀州

当时,东汉朝廷镇压平息黄巾起义不久,天下大乱的局面刚刚恢复平静,不少州郡的贪官污吏便又趁机交相为虐,贪赃枉法,随意加重税赋,盘剥百姓,民众苦不堪言。于是,朝廷颁发诏书,淘汰刺史和官秩2000石的官员,重新选拔清廉贤能的官员上岗,贾琮在这一轮官员大换血中被任命为冀州刺史

按照当时的规定,新刺史上任,须乘坐驿站的马车,车上要垂挂红色的帷帐,当地官员要到州界来迎接。贾琮登车远眺,回头对随从的官员说:“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遂命左右,立即撤去帷帐,驱车在官道上飞驰。消息传开,人们无不啧啧称道。冀州迎来新刺史,消息不胫而走。冀州及所属郡县官员闻之大为震动,那些往日贪赃枉法为非作歹之徒大惊失色,慑于贾琮的威名,赶忙交出官印,悄悄溜掉了,只有瘿陶县县令董昭、观津县县令黄就在官府等待贾琮的来临。于是,冀州全境很快清静安定下来。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在南宫嘉德殿驾崩,大将军何进奏请任命贾琮为度辽将军。后来,贾琮卒于任上。

“贾父来晚”

民间时政歌谣自古是百姓发自心底的呼声,是社情民意的风向标,也是民心向背的晴雨表。交趾民歌中一句“贾父来晚”,既表达了对此前交趾那些为非作歹官吏的愤懑和控诉,也抒发了对贾琮的企盼和爱戴。同交趾百姓的态度截然相反刺史,冀州的贪官污吏对贾琮却是恨得要死,怕得要命,贾琮尚在赴任途中,他们便匆匆解下印绶,望风仓皇逃窜。

爱戴和憎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正是在这两者的反差之中,凸现出贾琮冰壶秋月的人格和为官治政的追求。治政爱民,造福百姓,获得百姓的爱戴和信赖,在汉朝的官员中并非唯贾琮一人。西汉召信臣和东汉杜诗先后履职南阳郡太守,且皆有善政,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南阳百姓发自内心地感叹:“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自此,“召父杜母”成为颂扬地方官员功德的套语。纵观历朝历代,“召父杜母”实乃官员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