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
先轸画像
先毂画像
近日,成都市民李先生打进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028-96111,讲述他遇到的一个“怪”事:在一次业务往来中,与他联系的小伙子自称姓“先”,乐山人。中国还有姓“先”的?李先生第一次听说这个姓,查《百家姓》,没有。而且称呼对方为“先先生”,总觉得怪怪的。
其实,中国真有姓“先”的。2014年10月,先姓人做了一次即时性的人口统计,全国当时共有49200个先姓人,广泛分布在全国30个省份。其中,四川先姓人27529人,大约占先姓总人口的56%,是先姓人口第一大省。其次是贵州6591人、甘肃5667人、云南1879人、重庆1617人、新疆1463人、安徽1289人,最少的是海南和青海,各为17人。
在四川的先姓人口分布中,泸县最多,有6332人;其次是合江5435人、江阳区3102人、乐山3009人、宜宾1697人、成都1519人。总体来看,泸州市的先姓人口最多,几个区县加起来有18048人,大约占四川先姓人口的65.56%。
“先”作为姓氏时,有xiān、xián和xiàn的读音,各地因口音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读法。在中国可谓是绝对稀有姓氏的先姓,历史比较古老,与春秋时晋国著名的先氏家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晋国的先丹木,最早出现的先姓人
“先”字是一个古老的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
从甲骨文的“先”字形状,我们可以看出,“先”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止”字,表示脚的意思,下面是“人”字。结合起来,是表示脚走在人的前面。所以,东汉学者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对“先”字的解释是:“前进也。”
随着文字形态的变迁,“先”字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上面是变体的“之”字,下面是“儿”字。小篆中的“先”字,字形已基本接近现在的字形了。
先姓的来源,与刘姓有着很大关系。泸州《先氏联宗族谱》记载,西周初,周公旦辅政时,在唐地的刘姓始祖刘累的后裔反叛周朝,被周公旦灭国。周成王亲政后,封刘累的后裔于杜地(今陕西西安市东南部),史称唐杜国,国君被称为杜伯。
周宣王时,第七代杜伯名桓,在朝任大夫,后被周宣王杀死。
杜伯桓的儿子隰叔逃往晋国,出任士师(掌管刑法),子孙以官名为姓,是为士姓。隰叔的曾孙士会,后来担任晋国的中军元帅,成为刘姓的中兴始祖。
隰叔后在晋国出任大夫,食邑被封在先地。他的后裔中,有人以封地为姓,是为先姓。先丹木和先友,是《左传》中最早见于记载的先氏家族成员。
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命令太子申生攻打东山皋落氏(今山西昔阳县皋落镇)。先丹木担任下军统帅罕夷的车右,先友担任上军统帅申生的车右。由此可见,先氏在晋献公时应该是一个较有地位的家族了。
晋献公宠姬骊姬一直吹“枕边风”,想废掉申生,改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晋献公想出了让申生出去打仗的办法,以此释放信号:要换接班人了。
耿直的先丹木对申生说,国君摆明了是不喜欢你了,不如早点离开,出去流亡得了。但申生没有听进先丹木的话。先友对申生的态度却与先丹木完全相反,不断安慰申生不要乱想。
有观点分析,从先丹木与先友的职务以及两人的态度、立场差异如此明显来判断,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不会太亲密,可能只是族人关系。后来的先蔑、先都,很可能是先友的后代。
晋文公好哥们,先轸开始崭露头角
有观点认为,先丹木的儿子是先轸,但目前仍存在疑问。不容置疑的是,先氏家族在先轸身上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先轸因食邑被封在原地(今河南济源市西北),又被称为原轸。
话说骊姬为达到目的,迫使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夷吾逃亡,奚齐被立为太子,史称骊姬之乱。
重耳有5个才能出众的好哥们: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重耳被迫逃亡,耍得好的哥们也跟着逃亡。先轸跟着逃亡了吗?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
一是,《史记》说先轸跟着逃亡了,但流亡期间却没先轸的任何事迹。另一说法是,《左传》记载,先轸没跟随重耳,而是留在了国内。在重耳回国时,栾、郤、狐、先氏家族起到了很好的内应作用。
重耳回国当上晋文公后,重用先轸与狐毛、狐偃、赵衰等人,先轸开始活跃在晋国政坛。晋楚城濮之战,是先轸展示才华的关键一战。
公元前633年,楚国组织诸侯联军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文公很伤脑筋。不救老朋友宋国,晋国必将陷入不仁不义中;救的话,楚国比晋国强很多,而且晋国与宋国之间还有曹国和卫国,劳师远征,困难太多。
先轸表达了鲜明观点:必须救宋国!这关系到晋国的前途,困难再多,也是可以克服的嘛。狐偃也赞成先轸的看法。终于,晋文公决定:救。
同年冬天,晋文公改革军制,设立上、中、下三军,中军将郤縠为最高统帅,先轸为下军佐(副帅),辅佐下军将栾枝。
公元前632年,晋国向曹国、卫国借道不成,先轸用计,几天内攻陷卫国的五鹿(今河南濮阳县南)。二月,郤縠去世,先轸一跃成为中军将。
三月上旬,晋军攻入曹国都城。宋国再次告急,晋文公想与楚国开战,但齐国和秦国态度不明朗。
先轸想出一个好办法:叫宋国贿赂齐国、秦国,让齐、秦劝说楚国撤兵;同时,晋国扣住曹国国君,把曹国和卫国的部分土地划给宋国,以此激怒楚国,迫使楚国拒绝齐、秦调停。这样,齐、秦两国既收了贿赂,又被楚国驳了面子,一定会与晋国合作,共同讨伐楚国。
事情果然都按着先轸的计谋进行着。楚成王撤回大军,把统帅子玉留在宋国驻扎,叫他不要与晋军交战。但子玉执意请战,楚成王只给他派了少数兵力。
子玉率军北上攻打晋军。晋军遵守当年与楚王的诺言,让军队后撤90里,这就是“退避三舍”的典故。子玉不顾众人劝阻,执意追击晋军。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就此展开。
四月初,晋、齐、秦、宋国联军来到卫国的城濮(今山东鄄城县西南)。几天后,晋军在城濮以南与楚军对阵。在先轸精心的军事布置下,此战以楚军惨败结束。
城濮之战,晋国大胜,晋文公由此建立霸权地位。楚国北进锋芒受到挫折,霸业至此中落。先轸在此战中,不仅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华,也展现了成熟的外交手段。
冒犯晋襄公,先轸有意战死以赎罪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太子驩即位,是为晋襄公。恰巧郑文公也去世了,秦穆公想趁郑国国君新丧、政局不稳时拿下郑国。
同年底,秦穆公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远征郑国。秦军偷越晋国国境,没想到被郑国发现,秦军改变计划,灭掉晋国邻居滑国后,准备回国。
秦国此举,无疑是向晋国霸权地位挑战。先轸力排众议,极力主张阻击秦军。晋军在崤地(今河南陕县东南)设伏,秦军惨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3名主将被俘,史称崤之战,是历史记载中的第一场伏击战。
晋襄公生母是秦穆公女儿,她请求把俘获的3名秦将释放回国,以免两国结怨太深,晋襄公同意了。
先轸得知后,大怒:将士们浴血奋战才擒获敌军主将,却因妇人几句巧言,转眼间把敌军主将轻易放走,这是在长敌人志气啊,晋国要不了多久就会灭亡的!
先轸向晋襄公吐了一口唾沫,走了。晋襄公赶忙派老师阳处父去追孟明视等人,但孟明视等已在船上了。
先轸一时盛怒,不顾尊卑,又朝晋襄公吐口水,晋襄公没责怪他,甚至为释放战俘向他道歉。先轸冷静下来后,很是自责,觉得对不起晋襄公。
4个月后,狄人攻打晋国,先轸带兵抗击,在箕地(今山西蒲县东北)击败狄军,史称箕之战。战争最后时刻,先轸脱去盔甲,冲进敌阵,“主动”战死,以此为冒犯晋襄公赎罪。
先轸是春秋时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在外交谋略、战争部署战略方面才华横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
先轸儿子先且居,继任晋军中军将
先轸死后,他的儿子先且居继任中军将,成为晋国主帅。先且居最初食邑在浦城,被称为浦城伯;后来食邑在霍地,又被称为霍伯。
公元前626年,因晋襄公继位时卫国没来朝觐,晋襄公号令讨伐卫国。军队推进到南阳时,先且居说,诸侯不尊重晋国,是因为晋国不尊重周天子。“尊王”政策不能变,先且居请晋襄公先去朝见周襄王,否则晋国和卫国都不尊重“上级”,都是错的。
晋襄公见了周襄王,汇报了相关工作情况,先且居随后带领军队攻打卫国。由此可见,先且居不仅是一员武将,还具有政治眼光,通过名义上“尊王”,有效地稳固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625年春,秦国的孟明视出兵报仇,晋襄公亲自迎敌,先且居作为中军主帅,赵衰为中军佐,大获全胜。同年冬,先且居率领晋、宋、陈、郑联军讨伐秦国,攻占了汪地。
公元前624年春,秦穆公带兵进攻晋国,攻占王官(今山西闻喜县),抵达晋国首都郊外。
面对强秦,晋国没有出战有姓,采取了退缩避让的办法。公元前623年秋,晋襄公组织攻打秦国,以报复秦国的进攻。
公元前622年,担任了6年中军将的先且居去世。
先毂伙同翟国人谋反,遭灭门之祸
先且居去世那年,晋国重臣赵衰、胥臣、栾枝也相继去世。这批重臣的儿子们,开始进入晋国高层,如先克、赵盾、胥甲、栾盾等。
公元前621年,晋襄公重整三军,想让士縠做中军将,梁益耳为中军佐;箕郑父做上军将,先都做上军佐。如果这样的话,赵盾和先且居的儿子先克等就没机会了。
先克与赵盾关系不错,他找到晋襄公,非常委婉地说,狐偃、赵衰的功勋不能被遗忘啊!这话也在暗示,先轸、先且居的功勋也不能被遗忘哦。
晋襄公连忙重新调整人事:狐射姑(贾季)、赵盾分别为中军将、中军佐,先克为上军将、箕郑父为上军佐,先蔑为下军将、荀林父为下军佐。
晋襄公死后,赵盾与贾季在拥立国君的立场上发生矛盾,贾季被赵盾驱逐。年轻的先克成为中军佐,晋国的“二把手”。也许是因为太年轻,先克做事张扬,不计后果。
公元前619年,先克夺取了大夫蒯得的田产。蒯得和此前在人事调整中落选的箕郑父、先都、士縠、梁益耳对先克非常不满。公元前618年正月,箕郑父、先都、梁益耳、士縠等发动叛变,先克被先都派去的人刺杀。
从先都与先克的矛盾可以看出,他们应该不属于同一家族,先都和下军将先蔑更有可能属于先友那个支系。这次叛变后,先都等人被赵盾抓起来杀死。先蔑后来因故流亡秦国。
先克的儿子先毂(谷),公元前610年当上晋国上军佐有姓,9年后升任上军将,后又升任中军佐,中军将是荀林父。先毂脾气很坏,目中无人,与荀林父关系很僵。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攻打郑国。晋国派荀林父、先毂等救援郑国,晋军到达黄河边时,郑国向楚国求和,成为楚国盟友。
荀林父决定退兵,但以先毂为首的主战派极力反对,先毂擅自带领中军继续前进,荀林父只得也跟进渡过黄河,大军驻扎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市北)。双方交战,晋军大败。
事后,荀林父没追究先毂任何责任,但先毂受到晋景公的冷落。公元前596年,觉得前途无望的先毂,伙同翟国人谋反。同年冬天,策反机密泄露,晋景公大怒,对先毂处以死刑,先氏家族遭到灭门之祸。
泸州《先氏联宗族谱》记载,先毂的儿子先侗年龄尚幼,先毂的门客带着他辗转逃到蜀地江阳(今泸州市)。由此,先氏一脉在四川繁衍开来。
华西都市报记者黄勇
特别致谢:
本期先姓的采访和资料提供,得到四川先本伦、先开金、先照权、先照轩、先光和先生的大力支持。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