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
近年来,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精神生活也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
而子孙后代所用的教科书这几年也屡屡登上热搜。
还有很多经典被冠以“毒教材”卷土重来,遭到家长的抵制后黯然退场。
经典寓言《愚公移山》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都曾被人质疑,认为他们不符合现在的时代背景,已经是落伍的毒教材。
其实不只是散文和故事,诗词也渐渐被一些家长纳入了敏感区。
几个月前,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山行》,就因为其中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而遭到了抵制,被家长们要求从教科书中删除。
原因只有三个字——“太污了”。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家长认为《山行》是毒教材,它真的会把学生教坏吗?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这首唐朝诗人杜牧的诗文来自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
全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赶路时所见所闻:坐在马车中向外看到山间石头小路、远处云雾间的农家小院,以及比二月花朵更加鲜艳的枫树叶子。
这一切都让诗人忍不住停下车马静静欣赏,并因此忘却了古代行走在外的辛苦。
而其中受到争议的那句“停车坐爱枫林晚”,则是被家长们联想到“汽车”、“做爱”、“夜晚小树林”。
这跟诗人原本想表达的“停下马车静静欣赏自己喜爱的美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诗很简单,仅仅28个字就让一幅山林秋色图跃然纸上,即使小学生也能轻松理解。
可是这样的一首经典诗歌却被一部分家长指责“太污了”,带有性暗示,会影响少年儿童健康发展。
消息引发众人热议,除了赞同之外,还有无数人从各种角度反驳家长们的抗议。
有人说不能忘记民族文化和经典诗词,也有人提出了一个看似“折中”的建议:“把‘停车坐爱枫林晚’改成‘停车坐赏枫林晚’不就行了?”
看似很好的建议,然而,不好意思,还真不行。
本诗词其实写的非常绝妙,这四句诗每一个字都缺一不可。
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在诗中,远道而来的诗人坐着马车穿行山间的小道,路过白雾蒙蒙的人家,即使眼前有如此清幽的山间美景,诗人也没动容,还是继续赶路。
然而当他看到了那一大片秋日火红的枫叶林,立刻改变了主意。
即使已经到了傍晚,诗人还是忍不住停下自己的马车,他宁可找不到今晚住宿的地方,也要欣赏这一片绝妙的秋日枫树林。
因为深秋的风铃实在太美了,比自己曾经见过的春日百花盛开更加美妙。
如果这事儿发生在今天,会不会无法让人产生共鸣,显得太抽象呢?我们可以代入情景。
当我们在国庆节开车自驾游,一路的景色虽然很美,但也不过如此,而且玩一天也累了,真想找个地方好好睡一觉。
这时候,突然经过了一片火红的仿佛在燃烧的枫叶林,让人感到眼前一亮,赶紧停下车把这景色好好看个清楚,如果能拍几张照片留念就更好了。
这么说是不是就理解了?是不是就不会想那些污污的事情了?
话说回来,恐怕杜牧自己也想不到,自己都去世1000多年了,居然还有人说他的一句诗会教坏小朋友。
甚至有人要帮他“改稿过审”,这事想想也让人哭笑不得。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太污了”用鲁迅先生的这段话合适极了。
原本纯洁无污染的东西,加了一层有色滤镜后,立刻变成了肮脏和污秽,有这样的想象力,实在让人拍案叫绝。
《山行》这首唐诗的28个字都在写秋日美景,而诗人也没有一丝一毫影射或暗喻,偏偏有人抓住了两个字的谐音,然后用它在现代的含义歪曲了整首古诗。
不过诗词被人想歪,甚至遭遇家长抵制,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类似的还有杨万里的那首《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
苏轼《春宵》中的“春宵一刻值千金”;
李绅《悯农》中的“锄禾日当午”。
这些朗朗上口,适合为儿童启蒙的诗词也多次遭受指责,不断有家长认为诗中充满了性暗示,会让孩子早熟,受到不良影响,进而学坏。
虽然可以理解家长们的担心,但说句实话,因为一句诗而学坏,这到底是高估了孩子们的幻想能力,还是低估了诗词对孩子的审美熏陶呢?
孩子们可不像成人那样戴了有色眼镜,一首写景的诗,不至于让他们想到一些本年龄段不该想的事情。
而有害的谐音梗,孩子们大概率也是听不懂的,除非有人故意去教。
曾经有性善论和性恶论,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刚出生的孩子都是一张白纸。
是善是恶污污,家长和教育的环境更加重要。
学校的语文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当然不会故意引导孩子们去联想那些不好的东西,那为什么家长觉得孩子会联想?
莫非是家长自己就是“出口成脏”,因此孩子才会联想到不好的东西?
孩子是看着家长的背影长大的,即使要经过义务教育,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也绝对是最大的。
忽略教育者直接看教材是不可取的,何况教材本身非但没错,而且还是千百年来的经典名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想种好一棵树只要十年,但是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百年都不算长。
那么1000多年前留下来的良好教材,今天却要遭遇删除。这到底是文明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车呢?
这让人忍不住想起了在清朝风靡一时的文字狱。
区区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让清朝统治者勃然大怒,并为此将诗人治罪,甚至抄家灭门。
文字狱原本是旧时代的糟粕,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自由。
而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社会,难道也要把一些美好的东西打成糟粕,只因为它没能满足小部分人联想吗?
人的三观是从小教育的,教材写的好,加上老师的良好引导,以及家长的循循善诱,才能造就孩子的美好未来。
听了这么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难道小学生就会晚上开着汽车去小树林里谈情说爱吗?
家长们实在高估了这句话的影响力。
如果教科书上的几句诗词、一个故事就能让孩子学坏,这个世界大概早就毁灭过不止一次了。
教育的好不好,人是关键。
除了家长和老师,周围的同学和学校的制度也很重要。
遇到一些对学生不管不问的教育机构,几年后毕业了,孩子都没把课本翻完一遍,又怎么能看到那些所谓的毒教材呢?
教材重要,但也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一味的把孩子的好坏放到教材身上,这也是老师和家长的一种不负责。
或者我们不得不承认,确实有一部分家长,他们自己不管孩子,但只要孩子有些不好的消息,就是老师教坏了孩子、是教材教坏了孩子、是这个社会摇坏了孩子。
总之,只有家长没责任。
要是我们真的遇到这样的家长,那真是有理说不清,健康淳朴的教材也变成了封建糟粕,这种时候辩论也是无效的,也只有一笑了之。
从现实来看,很多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已经会玩家长的手机,比起教材中的几句诗词课文,在网络上能够看到的糟粕更多。
为了“保护孩子”,家长们一次次发起行动,控制孩子玩游戏,控制孩子看动画片,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
无论是哪一项,都引发了无数争议污污,而毒教材只是其中最不显眼的一个。
回想我们的小时候,无拘无束地畅游在文学的世界中,欢声笑语的讨论着动画片中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打斗。
现在的我们虽然不是人人都是社会栋梁,却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贡献。
以后长大的孩子们呢?他们可能在成年前都要生活在家长为他们打造的温室中。
他们会以为这个世界到处都是青山绿水,以为世界没有战乱只有和平,既不知道父母的辛苦打拼,也看不到美好的背后有人负重前行。
但这样真的好吗?
为什么近年来自杀的学生越来越多?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天才功成名就却总想一了百了?
无非三个字:“不用心。”
父母不用心,总认为老师会帮自己教导孩子;老师也不用心,觉得学生能从教材和网络上学习知识;
学生更不用心,毕竟老师和家长太过放纵,让他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整个世界。
三类人的不用心,最后导致了所有人的伤心。原本前途大好的社会栋梁早早夭折,怪得了谁?
只能怪自己不用心。
什么是毒教材?
脱离现实、引人向恶的才是毒教材。
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除了谐音容易引人遐想,还有什么别的错吗?
现代社会从来不缺乏反对者,而网上的争议更是数不胜数。
每当出现一个新的理论或观点,总有正方反方展开辩论。
有不同的想法固然是件好事,可如果这个想法经不起推敲,没有理论依据,更没有实践的必要,只会显得发出这项提议的人缺乏思考能力。
久而久之就沦落成了网上名声极差的“砖家”和“键盘侠”,一旦发炎就遭人讽刺。
当没营养的提议变得太多,人们会说:建议你们别再提议。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