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稳定更新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

大家好!我是贺胖子读书。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为你,耶路撒冷》:再现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清明上河图》般细密的描摹。主要分享的书籍就是《为你,耶路撒冷》。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_全球城市2020_全球城市2021

《为你,耶路撒冷》这本书的作者是拉莱•科林斯(Larry ,1929—2005),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1931— ),法国《巴黎竞赛》记者。现居巴黎。两位作者合著有纪实文学经典《巴黎烧了吗?》,作品拥有数百万读者,并被译为超过30个语种。该书在纪实文学领域是不折不扣的代表之作,在全世界范围内有数百万的读者,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两位作者在纪实领域的地位由此也可见一斑。

两位作者为了写作本书,花费两年多时间,采访了大量的历史亲历者,又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和珍贵文献,在此基础上,再花三年写成本书。在本书中,两位作者用一种“清明上河图”式的细腻描摹,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并通过他们的经历和遭遇,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极具细节感的以色列建国史,全景再现了70年前发生在耶路撒冷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双方都有争议)和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耶路撒冷区的首府,原巴勒斯坦最大的城市。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包括逊尼派、什叶派)的圣地。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_全球城市2020_全球城市2021

耶路撒冷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1980年,以色列立法认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后,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国的首都。耶路撒冷由以色列实际控制。

耶路撒冷面积只有126平方公里。著名景点有犹太教的哭墙和圣殿山、穆斯林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耶路撒冷在历史上多次被外族人破坏,也多次重新修建,既是世界瞩目也是命运多舛的城市。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305名。

本书的核心特点是它的详实和细腻。作者用60多万字的篇幅讲述了一百多天里发生的历史事件,细腻程度令人发指。书中出场的人物,从国家元首,到普通士兵;从前线指挥官到平头百姓;从犹太人到阿拉伯人,可谓不胜枚举。不同的视角互相穿插,来回交错,全方位再现了当时发生在耶路撒冷的历史细节。

全球城市2021_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_全球城市2020

《为你,耶路撒冷》这本书讲述在以色列建国前后一百多天的时间里,耶路撒冷地区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社会事件,通过犹太人、阿拉伯人和英国人多方视角,展示上到政治领袖,下至平民百姓的种种遭遇,为你呈现最为真实的历史细节,让你无限接近圣城耶路撒冷。

这本《为你,耶路撒冷》由美国《新闻周刊》记者莱拉·科林斯和法国《巴黎竞赛》记者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合著,是纪实文学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呢,就是它的详实和细腻。作者用60多万字的篇幅讲述了一百多天里发生的历史事件,上下两本的大部头,简直比得上《全球通史》的厚度。

这当中的细节还原度那是可想而知的,两位作者为了写这本书,花了两年多时间,采访了大量的历史亲历者,又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和珍贵文献,在这基础上,再花了三年写成本书。绝对的慢工出细活。所以本书的细腻程度也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书中出场的人物,从国家元首到普通士兵;从前线指挥官到平头百姓;从犹太人到阿拉伯人,有名有姓有故事的就不下百人。不同的视角互相穿插,来回交错,复杂到什么程度?就是你读的时候稍不留神一分心,就跟不上作者的视角切换了,就不知道谁是谁了。难怪有很多读者读了之后感叹本书简直像侦探小说一样“烧脑”。这即使在纪实文学领域,也绝对是不多见的。

全球城市2020_全球城市2021_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

所以,本书用一种“清明上河图”式的细腻描摹,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并通过他们的经历和遭遇,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极富细节感的以色列建国史,全景再现了70年前发生在耶路撒冷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作者通过这种对历史事件的高度还原,让读者在了解历史之余,不由得更深入思索战争与和平、友爱与仇恨、理想与现实这些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位新闻记者。乍一听好像名气不大,其实不然。他们两人曾经合著过另一本纪实文学经典《巴黎烧了吗?》,这本书在纪实文学领域是不折不扣的代表之作,地位就好像是外国文学领域的《莎士比亚全集》,在全世界范围内有数百万的读者,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所以啊,本书的两位作者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超级牛人,绝顶高手。他们在本书中再次双剑合璧,自然不会让读者们失望的。

这本书可以称得上细节超级丰富,结构也是错综复杂,在这里我们从全书中拎出三条主要脉络,让各位听众对书的内容有一个基本把握:第一条,时间线。开始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终止于双方第一次停火。全书的叙述,聚焦于这虽然短暂却扣人心弦的一百多天,并以穿插闪回的方式勾勒出整个犹太复国史的概貌;第二条,阵营线。

全球城市2021_全球城市2020_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

主要分为犹太方、阿拉伯方和英方三个阵营。突出犹太人为建立国家而竭尽所能的坚韧作风,阿拉伯人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最终因内部不统一导致功亏一篑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以及英国方面的无能为力之感;第三条,人物线。不仅涵盖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果尔达·梅厄,英国最后一任巴勒斯坦总督康宁汉爵士,阿拉伯领袖哈吉·爱敏等各方主要政治人物,也用大量篇幅描述了众多底层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是本书最具特色的部分。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条脉络:时间线。本书在时间上的叙述起始点是1947年11月29日,也就是联合国大会在纽约法拉盛草地公园通过181号决议,即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日子。为什么以这个日子为起点呢?因为这可以说是之后爆发的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导火索。没有这个决议,就没有本书中所叙述的种种冲突和博弈。

那么为什么分治决议会成为冲突的导火索?因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对这个决议都不满意。这个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而对于备受争议的耶路撒冷,联合国也觉得不好分,所以决定两个国家都不能对它拥有主权,把它交给国际共管。这样一个努力实现双方平衡的决议,结果却是两边不讨好。

全球城市2020_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_全球城市2021

阿拉伯人对此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原因很简单,他们从一开始就反对分治。一千多年以来,阿拉伯人一直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体民族,当时占总人口的2/3以上,拥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可是分治决议却把巴勒斯坦57%的土地划给了犹太人,这凭什么啊?就因为《圣经》里说这块地方是犹太人的?就因为历史上犹太人的祖先在这里建立过国家?

打个比方,就好像是有一幢老房子,一家人已经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好几代了,结果有一天有人拿着一千多年以前的房契过来宣称这房子是他祖上的,要把现在的住户赶走自己住,你说这谁能愿意?更何况,在阿拉伯人看来,犹太人流离失所,遭受迫害,那又不是阿拉伯人的错,欧洲人迫害了犹太人一波又一波,现在良心发现要帮犹太人建国了,结果反倒要阿拉伯人背锅让地方,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了。所以阿拉伯人从一开始就是不同意分治的。

而另一方看似捡了便宜的犹太人,其实也有点不满意。因为他们虽然得到了建国所需的承诺和土地,但是代价是失去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对犹太人意味着什么?那是无可替代的圣城啊,多少犹太人魂牵梦绕一辈子,就为了回到这个地方。现在联合国却说,好吧我同意你建国,但是有个条件,耶路撒冷不给你。没有耶路撒冷的犹太国,对犹太人就好比抽了魂一样,叫他们怎么不难受呢?但是犹太人也知道,如果他们不答应这个条件,那么决议就没有办法通过,他们的立国梦想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虽然心情沉重,他们还是做出了让步,接受了这个决议。

全球城市2020_全球城市2021_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

毕竟拥有一个国家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所以,相比阿拉伯人的愤怒,犹太人在决议通过后虽有不满,但还是挺兴奋的。当天就有不少人上街唱歌跳舞庆祝,但是之后发生的事情证明了这些人实在是太天真。

接下来基本上就是沿着这条时间线的直叙,作者记录了双方从暗地里较劲争夺,到公开爆发各种冲突,再到战争正式爆发,最后到第一次停战为止的各种事件。有的听众可能会想,我对相关历史背景也不太了解,什么犹太复国主义、犹太人遭迫害的历史,不清楚的话光看这一百多天的冲突能看懂吗?对此作者也考虑到了,所以在叙述中也用了插叙的方式,对一些历史背景做了简要介绍。比如说英国为什么支持犹太人建国?用作者的话说,一半是同情犹太复国主义,一半是因为犹太人在一战的时候对协约国一方的大力支持。

大家都知道,犹太人虽然没有国家,但是非常有钱,在欧美政治领域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有很多银行家都是犹太人,比如在中国因为《货币战争》这本书的流行变得家喻户晓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历史上极为有名的,表明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态度的《贝尔福宣言》,就是英国外务大臣贝尔福写给当时罗斯柴尔德勋爵的信件。了解这些历史背景,也有助于更好看清当时的形势。

全球城市2021_全球城市2020_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

时间线中还有一个节点很重要,那就是1948年5月14日。这是英国殖民当局撤离的前一天。下午4点,在特拉维夫博物馆内,本·古里安站在犹太复国主义的提出者赫茨尔的肖像下宣布建国,国名以色列。这位本·古里安何许人也?他是当时的犹太复国主义执委会主席,日后的以色列第一任总理。因为他对以色列建国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被后世公认为以色列建国之父。

当时以色列面临的是什么情况?可以说是绝境。耶路撒冷被重重围困,阿拉伯联军大兵压境,而以色列的武器装备还未到位,人们甚至连庆祝独立的时间都没有,就要走上战场。建国宣言发布不过几小时,阿拉伯联军的飞机已经开始轰炸特拉维夫。这个时候的以色列有什么?有的是对重建家园无比坚定的信念,可以说,正是依靠这种信念,让他们挺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那么本书的叙述终点为什么选在第一次双方停战时?照理说仗还没打完,第一次中东战争真正结束要到1949年初。这一方面的原因是作者巨细靡遗的写作方式导致篇幅所限:光是100多天就写了厚厚两大本,要写到战争结束估计还得写个三五本,作者吃不消读者也吃不消。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这也微妙反映了作者的立场。

全球城市2020_全球城市2021_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

作者在书里持什么立场?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公允的,既不偏袒以色列,也不偏向阿拉伯。比如他既写了犹太人在代尔·亚辛对阿拉伯村民的大屠杀,也记录了阿拉伯人在伊西翁村对犹太人的报复杀戮,在这一点上,交战双方都沾了无辜民众的血。但是从叙述终点的选择来看,两位作者还是微微偏向犹太人这边一点点。为什么呢?因为战争的第一阶段是犹太人防守,阿拉伯人进攻,犹太人被打得几乎要完蛋了。而后面的阶段,缓过气来的犹太人开始进攻,并利用阿拉伯人的彼此不和赢得了胜利,改善了自己的战略形势。

作为旁观者,读者一般倾向于同情弱者,至少在书中叙述的阶段,犹太人是弱者。当然,还有一个理由,既然本书书名叫“为你,耶路撒冷”,自然也是围绕这座城市展开叙述。而在战争第一阶段,经过双方反复争夺,地位十分重要的耶路撒冷老城的归属已经尘埃落定了,它被约旦军队占领。在停战前的最后一刻,以色列人还想组织反攻夺回老城,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所以写到这里为止,于情于理都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部分

说完第一条脉络时间线,我们再来看本书的第二条叙述脉络:阵营线。在这场冲突中,可以大致分出三个阵营:以色列一方,阿拉伯国家一方,以及作为巴勒斯坦地区原先统治者和双方调停者的英美一方。在本书的叙述中,对这三个阵营的表现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记录和再现,提供了全面的视角。

全球城市2020_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_全球城市2021

先说以色列一方,这也是作者叙述最为详尽的一个阵营。犹太人在战争初期的处境是最不妙的。虽说分治决议已经通过了,但是这说白了只是一个空口承诺,最多给了以色列建国在法理上的正当性,至于实质性的帮助,那是基本没有的。何况阿拉伯人根本不接受这个决议,摆明了要开战。而这个时候的以色列还犹如新生的婴儿,非常弱小。具体弱小到什么程度?打仗要钱要武器要军队,可以色列没钱没武器也没正规军队。

只有一支叫“哈加纳”的准军事组织,一些零零散散的轻型武器,还有几门自制的迫击炮,用的炮弹也是自己加工的,里面是炸药、钉子和金属屑。连一门像样的大炮都没有。而阿拉伯联军那里可是有飞机大炮装甲车的,这仗怎么打?买武器需要钱,可是钱从哪里来?新生的国家还没有自己的造血功能,所以只能靠筹款,尤其是来自美国的筹款,因为美国有很多财大气粗的犹太人家族。

但是这件事到了1948年初的时候碰到了麻烦,美国人不太肯出钱了。为什么?一方面,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老是来要钱,美国犹太人有点不胜其烦,而且当时以色列建国的前景不太乐观,不少美国人觉得这钱花出去是打了水漂;另一方面嘛,也是之前的筹款人个人魅力实在不够,1947年底去美国筹了一次款,基本上空手而归。这下以色列领导人急了,没钱买武器,等阿拉伯军队的飞机坦克压过来,犹太人就真的只能被赶到海里喂鱼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女性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她就是日后成为以色列第四任总理的果尔达·梅厄夫人。

全球城市2020_全球城市2021_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

这位梅厄夫人在了解到筹款困难后,毅然接过重担,前往美国。到美国时,她的口袋里只有10美元,可凭借慷慨激昂的演说和义无反顾的气概,她成功打动了美国的犹太人群体。离开美国时,你猜她筹到多少钱?整整五千万美元!这是什么概念?是当时沙特阿拉伯全年石油收入的三倍。可以说没有这笔钱就没有日后的以色列。难怪以色列国父本·古里安会说“多亏了一名犹太女子,犹太国家才得以诞生”。

有了钱,怎么买到武器也是难题。本·古里安派到欧洲去的武器采购员,一开始连军火商的门都找不到,第一次没经验嘛。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对方还只和主权国家代表谈生意,而那个时候,以色列还得再过几个月才正式建国。怎么办呢,那名采购员灵机一动,用了之前给犹太移民制造假签证的假国家证明,总算蒙混过关,为以色列买来了货真价实的武器。讽刺的是,与此同时阿拉伯人也在同一家军火商这里购买武器来武装军队。由此看来,战争让军火商最开心这句话是绝对没错的。

有了武器,还要运回巴勒斯坦地区。当时以色列尚未建国,英国统治者还在实施武器禁运,直接运过去,铁定会被扣押没收的。为了把武器运回国,犹太人也是绞尽脑汁。比如他们想出一个办法,在船舱底部先装好枪支武器,然后再在上面盖满大量洋葱来瞒天过海。为什么用洋葱?味道大啊,所以检查的英国士兵也就不会细查,谁高兴弄得一身洋葱味呢?那些制造武器的设备,也是被禁止运入的。对此,犹太人的办法是把这些设备拆成零件,拆到螺栓螺母这种程度,编好号再彻底打乱,混合装箱,冒充纺织机械零件运到巴勒斯坦,然后再一件件组装起来。

全球城市2021_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_全球城市2020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犹太复国主义”的是非对错暂且不论,这些犹太人为了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的付出,这种精神确实是值得钦佩的。

犹太人齐心协力,那阿拉伯那一边情况怎么样?刚好相反。其实战争开始之前,阿拉伯人是有很大优势的。他们的领导人很嚣张,说要把犹太人都赶到海里去,这个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是也不是没有依据的。他们是真有这个实力。可是最后为什么没成?归根到底一句话,心不齐。

阿拉伯联盟表面上团结强大,实际上却是内斗不停,各个领导人之间勾心斗角,谁都不服气谁。阿拉伯领导人当中,有几个是最值得关注的。一个是巴勒斯坦地区的穆夫提哈吉·爱敏·侯赛尼。穆夫提是什么意思?就是宗教领袖。所以这个哈吉·爱敏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里的威望是最高的。他的意图也很明确,在巴勒斯坦建立由他这位穆夫提主导的政府,巩固自己的权力。所以呢,阿拉伯联盟最好不要直接出兵,而是出钱招募士兵,然后交给他来掌控。对于他的如意算盘,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第一个反对,阿卜杜拉自己想做“耶路撒冷王”,所以不能容忍哈吉·爱敏大权独揽。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心里也打着各自的小算盘。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_全球城市2020_全球城市2021

这样一群各怀鬼胎的人聚在一起,要想做出什么实质性的决定就难了。有人想组建巴勒斯坦解放军,有人想使绊子,还有人不想把自己卷进去。结果扯来扯去,到1947年底的时候,筹集军费的事情还没着落,所谓的军事合作,就是大家各打各的。

这种各自为战还窝里斗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双方第一次停火。其实虽然阿拉伯国家内耗严重,但毕竟还是占着优势。当时是谁要求停火?以色列方面。为什么?因为撑不下去了啊,基本山穷水尽了。至于阿拉伯方面,耶路撒冷老城已经到手,其他的犹太人定居点也占领了不少。按照常理应该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才对。可他们居然答应停火。

这是怎么回事?还是那句话,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联盟内部,像叙利亚、黎巴嫩这样一开始就不想趟这趟浑水的国家,趁机打起了退堂鼓。而埃及呢,觉得自己已经占了不少地方了,可以见好就收了。所以,尽管哈吉·爱敏坚决反对,但最后双方还是停火了。当时埃及军队距离耶路撒冷新城只有25英里。只可惜重新开战后,在重振旗鼓的犹太人面前,他们就再没有机会前进了。对此,不得不说相比犹太人,阿拉伯人真的缺乏那种志在必得的信念。

全球城市2021_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_全球城市2020

书中还有第三个阵营,就是原先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方英国。这本书给英国定下的基调就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已经风光不再,巴勒斯坦地区越来越激烈的矛盾冲突也让英国当局焦头烂额,恨不得立马甩掉这个烂摊子。所以分治决议一通过,英国人已经迫不及待要脚底抹油了。当然,作为大帝国,面子还是要的,虽然心里面巴不得早点走,但是不能失了仪表,走的时候弄个告别晚宴,降个旗,奏个国歌什么的,还是有必要的。只是这样的结局对英国来说实在算不上体面,甚至可以说这种局面其实是英国自己一手造成的。

如果不是当初英国对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分别许下了彼此矛盾的承诺,巴勒斯坦的局势也不至于如此啊。现在大战将起,英国人留下一个烂摊子,自己倒全身而退了,这实在不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表现。本书的两位作者毕竟是欧美人,字里行间还给英国人留了面子,只是不轻不重地酸了他们一把。要是换成犹太或者阿拉伯作者,估计要直接开骂了。

第三部分

以上是第二条叙述脉络:阵营线,那么,接下来的第三条脉络自然就是:人物线,这也是本书最具特色的地方。

全球城市2020_全球城市2021_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

为什么这么说呢?以往的历史作品,包括纪实作品,在涉及历史事件的时候,有一种倾向,就是更多把目光投在那些大人物的身上,比如《二十四史》说的都是帝王将相。这种写作角度,好处是比较有大局感,但是读得多了,就会给读的人带来错觉,好像历史就是给自己指点江山,就是追求高高在上的那种感觉,就没有真实感了。

而在本书中,作者为了避免脱离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在叙述人物时不仅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大人物,也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描摹一些在传统的历史书写中微不足道,被忽略掉的小人物。

书中的一些大人物,我们前面也有提到,比如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筹款挽救危局的果尔达·梅厄、阿拉伯宗教领袖哈吉·爱敏、英国的巴勒斯坦总督康宁汉爵士等等。他们的视角当然是很重要的,对整个历史事件的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人物的视角就无足轻重。相反,通过本书的叙述,我们发现,通过回顾和审视这些底层人物的悲欢离合,爱恨纠葛,我们才能更深入还原当时的历史真实,对当时所发生的一切有更深刻的体会。

全球城市2021_全球城市2020_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

比如,书中提到了发生在耶路撒冷的雅法门爆炸事件,这是分治决议通过后,双方极端分子制造的一系列恐怖袭击中的一起。袭击者是犹太武装组织伊尔贡的成员,被袭击的是一辆满载阿拉伯乘客的公交车。作者在这个事件中选取了一位名叫哈梅赫·玛贾吉的阿拉伯人的视角。

当天正好是他和妻子的结婚纪念日,下午拜访完亲戚后急着赶回家的两人搭乘了一辆公共汽车,可就在他们赶上车的瞬间,汽车发生了剧烈爆炸,哈梅赫的妻子当场身亡,而在她的手上,还戴着上午丈夫送给她的结婚纪念戒指。

如果只用一种宏观大历史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事件,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冷冰冰的伤亡数字。你永远没有办法了解那些被裹挟的亲历者所经历的,没有办法感受到那种失去至亲所带来的撕心裂肺的伤痛,也没有办法真正体会战争和冲突给普通人带来的深重灾难。

但是,通过本书作者的叙述,我们却可以感受到这些。书中这样的场景和人物还有很多:蜷缩在战壕里发抖的普通士兵、遭遇大屠杀的阿拉伯村民、因为耶路撒冷被围困而陷入饥荒的母亲和孩子、被自己安装的炸弹炸瞎双眼的男孩、因为战争而选择逃离却永远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家园的难民……

全球城市2020_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_全球城市2021

这是本书最鲜活也最吸引人的部分。当你翻开下一页时,永远不知道会有怎样的一个故事等待着你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会给你带去怎样的震撼。在这些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真的回到了70年前的耶路撒冷,用和当时人一样的视角,观看这座神圣之城中所发生的一幕幕悲喜剧。当然,这也是本书最为烧脑的部分,因为只要你稍稍分心,可能就会迷失在众多的细节描述中,找不到主线了。

总结

说到这儿,《为你,耶路撒冷》的重点内容就为你介绍得差不多了。下面再来为你简单梳理一下,本书的叙述虽然错综复杂,但可大致分为三条主要脉络。

第一条,时间线。开始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终止于双方第一次停火。短短的一百多天,却是以色列建国史的缩影。

第二条,阵营线。分为犹太方、阿拉伯方和英方三个阵营。三方出于各自不同的信念和主张,一同参与了这场扣人心弦的博弈。

全球城市2020_全球城市2021_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

第三条,人物线。不仅涵盖各方主要政治人物,也用大量篇幅描述了众多底层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是本书最具特色的部分。

不亲历战争,不会懂得和平的可贵。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并没有经历过战争岁月,但是通过本书高度还原的叙述手法,读者可以无限接近那段充满动荡和纷争的历史时期,对战争带来的伤痛有感同身受的体验,从而明白为什么说和平可贵。

与此同时,本书也会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不同种族与信仰的人就不能友好相处,全人类的和平只是一个梦想吗?本书作者只是尽量客观还原史实,并不会评价是非对错。但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去想,这一切到底是谁对谁错。

在分治决议通过前,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可以和睦相处,可转眼之间双方就陷入了你死我活的厮杀之中。是犹太复国主义错了吗?可犹太人在全世界颠沛流离千年,受尽排挤,他们对一个家园的渴望又有什么错?那是阿拉伯人错了?可谁愿意离开自己世代生活的地方呢?还是说,错的是那些迫害过犹太人如今又把责任推给别人的西方国家?是两头许诺挑起矛盾的英国人?这一切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每个人在阅读时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_全球城市2020_全球城市2021

以上是关于我给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分享的入社大学生在工作中必须深度学习的一本书,希望您能从中有所收获和有所感悟。想获得更多的回报,就要付出更多,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就像看完一篇文章,不嫌麻烦的给作者点个赞并且点个在看,后续也会收到更多有价值的干货。

另外,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贺胖子读书」,我会把我的所有读书体会和感悟无条件与你分享。

我也会分享3000本优质书籍和私人书单,高效有趣的读书阅读法,以及无痛戒掉手机、养成自律的变好方法一起分享给你,让你更好提升自己。

我还在公众号里准备了近百篇优质文章,做好了分类,能让你从身体到思维改头换面,期待你的到来和蜕变。你也可以继续阅读我的其他内容,谢谢!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稳定更新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