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译的汉语中,学生经常会发现一些“错别字”,上下文描述不一致,描述与自己的认知不符,因而感到一头雾水。 人民教育出版社盘点了八年级语文下册的27个“错误”,一一解答。

1、《射溪》第4页“月夜莫忽”中的“忽”字是不是打错了?

答:不是。这个“墨户”按今天的语言使用规范是错字,但在鲁迅写“射溪”的时代,规范没有今天那么严格,所以写“墨户”是可以的。

我们今天写教科书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会改成今天的标准用法,也就是“模糊”。 但是,鲁迅的情况比较特殊。 在便条上注明“现在写××”。 不过在这套教材八年级卷一的“藤野先生”一课中已经出现了“摸狐”二字,这里不再赘述。

2、第16页《安塞腰鼓》中“红豆角老南瓜”中是否多了一个“角”字?

答:没有。1986年10月3日《人民日报》首次刊登《安塞腰鼓》时,原文为《红豆角》。

本文作者刘成章先生,陕西延安人。 “安塞腰鼓”说的是陕北民俗,而“红豆角”是具有陕北方言特点的表达,即末字重叠。 霸下第一单元第二课《回到延安》一文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羊肉”、“树根”等。

3、27页“单元提示”说“本单元课文均为说明文”,但《大雁归来》是一篇散文,如何处理?

答:说明文和散文在不同的维度上进行分类,在具体的文本中实施时可能会有所重叠。 《大雁归来》既有说明事物的成分,又具有抒情性强、语言优美、散文的特点。 在教学中可以兼顾这两方面的特点。 八年级上卷的《苏州园林》其实具有散文的特点。

4、28页《自然的语言》预告部分引用农谚“清明忙种麦”。

答:农谚有地域差异。 这是东北的一句农谚。 教材用完后,山东、安徽、河南的一些老师打电话说不符合当地实际。 谚语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地理知识进行讲解,开阔学生的视野。 引导学生思考:这句农谚在某些地区与实际情况不符,不就是受到文中提到的“纬度因素”的影响吗?

5、《自然之语》第30页讲到决定物候到来的四大因素时,第二个是“经度之差”,但整段实际上讲的是“海陆之别”,这是作者的错字了吗?

A:我们认为作者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首先,从地理上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季风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弱。 沿海与内陆的差异大致相当于经度的差异。 当然严格来说应该是“东南西北”的区别,更符合季风的方向,但是因为这里具体的例子讨论的是同纬度的北京和大连、济南和烟台,所以相当于排除" 东南西北关系中的“南北”只剩下“东西”,用经度因素来表示是合理的。

而且,第一个因素是纬度因素,第二个因素表示为经度因素,更符合一般认知和阅读习惯。

6. 第43-46页,文章“时间的足迹”中的第5-21段是否偏离中心?

答:《时间的足迹》一文旨在说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第 5 段以“岩石如何记录时间?”开头。 下面几段至第29段解释了这个问题,其中第6-21段讲了地质现象,即岩石侵蚀、崩解、搬运、沉积、再生的过程。 因为岩石要经过这样的过程,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岩石都是一层一层沉积下来的。 这个沉积是有一定顺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顺序来理解“过去的岁月”。 因此,这部分并没有脱离文章的写作目的。

7、第54-57页,《桃花源记》是游记吗?

答:不是。有人认为《桃花源》是“渔夫视角”游记,所以应该是游记的“变体”(如本篇第五单元《一滴水过漓江》教科书); 但问题是,此时游记的“正统体”——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尚未出现,将其视为体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不符合游记。

其实,《桃花源记》中的“记”与“小石滩记”中的“记”是不一样的。 虽然两者都有“记录、描述”的意思,但更接近于《海内十洲》(东方朔旧题)、《西京杂记》(刘欣编葛洪藏)和《搜神记》(干宝着)。 因此,《桃花源》应该是魏晋时期的奇异小说。

8、《小石湖》第58页,“卷”前的课本注音为“quán”,但本套课本无注音。 我应该读什么?

答:应该读juǎn。 历代人教版教材中“从石底滚出”中的“卷”读音为quán,解释为“弯曲”。

这次在写的过程中,经过反复讨论,认为不宜读quán。 quán的读音意思是“弯曲”,一个形容词; 但“从石头底滚出来”中的“翻”,从语法和意义上看应该是动词,所以这里读juǎn,意思是“翻过来”。

我们把quán的注音删掉了,但没有加上juǎn,因为课本上的文言文注音是有一定原则的。 通常,只记录生僻词或容易读错的词。 不注意就是读现代汉语的普通读音,即juǎn。

9、58页,《小石湖》中“绿树青藤”的“藤”读màn还是wàn?

答:应该读màn。 在专门的古汉语词典(如《古汉语常用字词典》、《王历古汉语词典》)中,“藤”没有wàn的读音。 读wàn的情况只适用于现代汉语的口语。

七繁体字_4字繁体名字_qq个性网说明爱情繁体150字

10、59页《小石湖》中“明灭可见”中的“见”读作jiàn还是xiàn?

答:应该读jiàn。 有的老师认为xiàn应该按照课本注释中的翻译发音,是“时隐时现”,这是不正确的。 “Brightness and disappearance”和“time-hidden and sometimes-appearing”不是逐字翻译,“brightness and disappearance”是“time-disappearing and sometimes appearing”,“visible”是“可以看到”, “可见(xiàn)”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11、《和州记》60页,“八分有气”和“共三十零四字”中的“有”读yǒu还是yòu?

答:《八分有奇》中的“有”读yǒu,“微子共三十四”中的“有”读yòu。

人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将《八分右棋》中的“有”注解为“同‘有’,用于连接整数和零”,这是不恰当的。 “有奇”是“有余”的意思,是固定字,“奇”是“余数,零”,“有”是“有”的意思,不应解释为童家字。

“you”作为“you”的普通词使用时,必须连接一个整数和一个零数,而且必须是一个具体的数。 “奇”是“一个零数”的意思,不是具体的零数,所以“你奇”“有”读yǒu。 但是,《微子共三十零四》中的“有”符合“接数接零”的用法。

12、第61页,为什么《和州记》中“精魔头面”的“精”字后面加了chuí的读音?

答:应该读chuí,没有注音容易误读为zhuī,所以今年修订时加了注音。

“礼”,读作zhuī,意思是“椎骨”; 读作chuí,指锤击工具(即“锤子”),引申为“敲击”等义。

在古代汉语中,后者的使用更为广泛; 但在现代汉语中,读chuí的意思已经被“板”、“打”等词所承担,而在“真心泣血”等成语中只保留了chuí的读音和意思。 . “直髻”的意思是“形如椎骨(类似木槌)的馒头”,而不是“形如椎骨的馒头”。

13、62页《和州记》中“曾买村”的“曾”读zēnɡ还是cénɡ?

答:应该读作zēnɡ。 “曾”读cénɡ时,只有“曾”作副词的意思; 而这里的“曾”与《愚公移山》中的“曾不能损奎府山”、“曾不能毁山毛”、“曾不若寡妇”等同。 同《弱子》中的“曾”,与否定词“卜”连用,表示否定声调的加强。 可译为“even”或“even…all…”,应读为zēnɡ。

见《古汉语常用字词典》、《王历古汉语词典》、《汉字词典》、《汉字词典》等。

14、《子晋》《宁子不思印》第75页中的“思”在某些资料中注为“同‘一’或‘一’,即给与送”,与教科书。 哪个是对的?

答:课本注“思”为“延续,延续”,根据《汉语大辞典》。

“思”连“义”或“义”的说法大概来自网络(如“百度百科”),但《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王历古汉语词典》、《 《中国古代常用词词典》都没有给出这个意思。 因此,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应该还是以教科书的解释为准。

这里顺便提醒一下:关于文言文读音的判断,如果教材不清楚,除了咨询教材编者外,还可以求助于《汉字大辞典》等更权威靠谱的工具。古汉语常用词》、《汉语辞典》、《汉语词典》等。 书籍,但不要相信一般的教材或互联网资源。 现在有些教师过于依赖、迷信教具,或者上网一查就下结论,而缺乏查阅参考书的意识。 这种倾向需要警惕。

15.《查物致知的精神》原来放在九年级议论文单元,现在放在八年级。 是否仍应以与议论文相同的方式进行教学?

答: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单元,单元的教学目标不同,所以文章的教学重点也应相应改变。

这篇文章现在被纳入演讲单元,这意味着在教学中更应该关注它作为演讲的特点。 当然,作为议论文性很强的演讲,也可以或多或少地加入议论文的成分。

16、第108-110页,《一滴水过丽江》能说是拟人化或拟人化的手法吗?

答:严格来说,《一滴水过漓江》既不是拟人也不是拟人。 因为拟人和拟宾都是修辞手法,而修辞手法一般针对的是偏句,而不是分析篇章的立意和写作。 就像伴随我们长大的童话故事一样,童话故事中的动物、植物、无生命的食物都是可以用嘴巴说话的,我们不会说它使用了拟人化的技巧。

如果非要说《一滴水过漓江》的写作方法的特点,我们认为应该是虚拟的视角,外化客观化的视角。 文章的叙述者和抒情主人公的身份不再是作者本人。 但是其他人或外部事物。 艾情的《我爱这片土地》第一段其实是虚拟视角,和这个差不多。

17、119页“虽有好吃的菜”,“那就能提高自己”中的“强”读qiánɡ还是qiǎnɡ?

答:应该读qiǎnɡ,也可以读qiánɡ。 汉代儒生郑玄在《礼记》中评价这句话说:“要坚强,学业不敢疲倦”。 据郑轩介绍,这里的“强”是“努力、勤奋”的意思七繁体字,对应读音应该是qiǎnɡ; 也有人理解为“鼓励,鼓励”,这也可以,对应的读音还是qiǎnɡ。

但读qiánɡ也可以有道理,可以解释为“使强”。 唐代儒家陆德铭在其著作《经》中对“羌”字作了扇形注音:“其张扇。而其善也。” “起张帆”对应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是qiǎnɡ,“起两杆”对应的词是qiánɡ。 也就是说,陆德铭认为这里的两种阅读方式都是合理的。

18、119页,“虽有佳肴”中的“教”字应该读“jiāo”还是“jiào”?

答:应该读jiāo,而不是jiào。 《相教相授》一文中的“教”出自上述“教而知难”,读音应相同。 但“教而知难”中的“教”是“传授知识或技能给他人”,读jiāo; 读jiào是“教、教”等更高级、更广义的概念。 至于现代教育理念中的“教(jiào)与学”,与本文的“教(jiāo)与学”有一定区别:前者强调师生双向互动,而“教”指教师的教育。 、教(不限于传授知识和技能)七繁体字,“学”是指学生的学(不限于学习知识和技能),都是着眼于广义上位概念,所以“教”读jiào; 而后者是指教师在教他人和自学两个方面成长的行为,“教”和“学”都是针对教师自身,侧重于“教与学知识技能”等具体的、次等的行为,所以“教”读。

19、121页《礼记二回》课后第五题,“人不学不知”应为“人不学不知义” ?

答:《礼记·学记》原文是“人不学则不知”。 后人编《三子经》时,为了押韵,改为“人不学,不知义”。 《三字经》作为小学经典读物家喻户晓,而《礼记》原文却显得陌生。 当然,这里的“不知”是指“不能知天地之道,不能明世理”,这与现代汉语中的“不知”有很大区别。

20、121页,《礼记二回》课后补编上部,也有“问子贡”和“问子路”的版本,哪个是正确的?

答:《使自贡问之》是比较靠谱的版本。 《礼记》这本书有很多版本。 在今天能看到的各种版本中,确实有《子贡》和《子录》两本,而且《子贡》的版本更可靠(比如唐代的《石经》,还有国子监版的宋、蜀大字本等)。 此外,这个故事在《论衡》、《新序》、《文选注》、《易文类聚》、《白空六帖》、《太平御览》、《孔子家语》中也可见到。 》等书,统称《子贡》。 可以作为旁证。 因此,自清代以来,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是“使子贡问之”。 古诗文中出现不同的文本是正常现象。 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参考陈衡舒的《浅谈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散文的变奏》(《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1期)。

21、《马说》第122页,“故有名马”、“虽为马,虽能千里”中的“虽”应译为“虽”还是“即使”?

答:应译为“虽然”。 “偶”是折衷假设,“纵有名马”相当于承认“没有名马”,“纵有千里本事”相当于承认“有没有千里能力这样的东西”。 那么到底有没有“名马”呢? 当然有。 有没有“千里之力”? 当然有。 因此,两个“though”不应译为“even if”,而应译为“though”。

那么有没有应该翻译成“即使”的例子呢? 有。 八年级上卷《三峡》课上“虽乘风而未病”,因为此时讲的是水中的情况,“乘风” ”此时不存在,是一种让步 Assumed,所以这里的“虽然”应该翻译成“即使”。

22、《马说》122页,“只受奴辱”中的“只”字错了吗? 应该读zhī还是zhǐ?

答:字形正确,应读zhǐ。 “惟”在现代汉语中只有zhī的读音,意思是“尊重”; 但在古代也常用作“只、只”的意思,而在表达这个意思时,也写成“只”“只”“尤”“䧪”,不管写成什么样的字形in,表示这个意思时读zhǐ。 而在现代汉语中,这五个字的音义有了更明确的区分:“只”读zhī,表示“尊重”; 读zhǐ是“只”的变体; “唯”、“吉”、“秪”都读作zhǐ,“唯”是“唯”的繁体字,“尤”、“䰤”都是“唯”的异体字。 有的简体中文教材或普通读物用“only”或“only”。 “仅有的”。

23、《马说》122页,“一块粮食或一块小米是石头”中的“石”字应该读作“石”还是读“旦”?

答:应该读作shí。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新华字典》(第11版)都在“石”的“容量单位”含义下,明确标注了“古书读时”。 《马说》出自古书,读作shí。 至于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古汉语常用字词典》,根本没有收“n”音,“容量单位”的意思直接写在这个音下shí,与《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相呼应。

4字繁体名字_qq个性网说明爱情繁体150字_七繁体字

追根溯源,“石”字在宋代韵书《广韵》中只记载了“长直(zhī)切”音,对应的今天读音是shí。 也就是说,看古人写的文言文,看到“石”字,不管是什么意思,只读shí,不读二音。

关于现代汉语中stone的dàn音是从哪里来的,有兴趣的师生可以参考吴三生先生(原名陈荣富)的考证文《计量单位之“石”》 )(《汉语新查》,上海辞典出版社,2006年版)。

24、《秋风破草堂歌》第125页、第126页“秋荒至暗”“黑”和《炭火》“两鬓灰指黑”“黑”卖家”读hēi不押韵怎么办?

答:即使不押韵也应该读hēi,而不是hè或其他读音。 有老师认为只有读他才能与末句“俄风云墨色”“满面尘烟”中的“色”押韵。 这是不正确的。

“色”与“黑”在杜甫作此诗时同韵; 由于汉语发音的古今变化,它在现代普通话中不押韵。 古今汉语语音的差异是普遍的、确定的历史事实。 如果遇到现代音不押韵的地方,就必须强行改读,以求得“耶(xié)韵”,这将是不可逆转的; 所谓“古腔”,但全诗用现代腔读,更是不伦不类,添麻烦和累赘。

因此,在教学中,原则上仍应统一使用现代汉语普通话朗读。 遇到不押韵的古诗,告诉学生这是古今汉语音韵演变的结果。 在某些地区,您还可以尝试用方言阅读。

25、《卖炭案》第126页“红纱半张、绢一丈”,以前的课本是“红纱半张、绢一丈”,为什么现在改了?

答:以往《炭商》选为教材,依据影印日元四系和四年(1618年,相当于我国万历四十六年)纳博道元活字“白”石长卿集,作“红绢”。 统一编选的教材是《卖炭翁》,它是根据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白居易文集》修正版改编的。两者相比较,后者更为可靠,所以顺其自然。

26、126页《卖炭翁》中“相向头头入炸直”中的“组”读jì还是xì?

答:读xì。 “结”读xì,读“结”,读jì,“结”。 两位宫使本该在牛头上挂上“红纱半匹、绢一丈”就走,而不是打结系紧。 所以这里应该读xì。

27、139页《梯坡山寺后禅院》中“万物寂静”应为“万物寂静”?

答:两个版本都可用。 这首诗所依据的《全唐诗》在课本中选为“杜”。 此外,宋代《长简诗集》、唐维庄的《又选集》、宋和文的《朱庄诗话》、宋济有功的《唐诗纪事》、宋谢伟新编的《诗类背要》等都是“嘟”。 ; 而宋虎载的《陶溪语吟从化》、宋维清的《诗人与歇》、袁方会的《英奎绿穗》、明高正的《唐诗集》都是“剧”。 成语有“万物皆寂”,所以大家对“万物”的认同度可能更高。

另外,有老师认为“举、解、鲜”在文言文中只能表示概括,“都”在现代文中用。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度”作为一般副词很早就出现了,如《列子·周穆王》:“不知其所为,岁积之病,一朝除之”。 汉王冲《论衡·道睿》:“而凤与气,皆与禽兽同种,体色耳奇,异种乎?” 唐杜甫《喜雨》诗云:“农事已停,军情耻辱。” 在常建的诗中,“既”也是正常的。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