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青花瓷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明代工匠在继承元代青花瓷优点的基础上,开拓创新。

明初青花瓷所用的钴料,大部分为国产钴料,少量从元代进口。 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从海外带来了优质的“苏尼伯青”,青花的色彩更加生动活泼。

(明嘉靖青花鹤祥云纹盘)

嘉靖晚期,工匠们尝试将回青料与蓝铜矿料混合,使青花瓷更具表现力。 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呈紫红色,为青花青金青中的上品。 万历晚期开始出现大件青花瓷器具。 天启、崇祯年间所产的青花瓷,质纯厚重,做工精细。 清初青花瓷基本上沿袭了这一时期的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明代青花瓷的经典纹饰。

锐兽

龙纹是封建皇权统治下不可或缺的装饰图案。 它不仅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还具有吉祥、护佑的寓意。 在官窑的制作过程中,龙纹的设计基本繁复华丽,而且大多极为精美。

明朝初年,五爪龙纹的主体地位基本确定。 永乐年间出现海水龙纹,五爪龙纹逐渐开始转变为四爪或三爪龙纹。 宣德年间,龙纹多与凤纹并存。 这一时期的龙纹大多意气风发,雍容华贵。 永宣时期的龙纹多有凶相,是对明太祖开国精神的弘扬。

(明永乐·青花波浪龙纹爵杯爵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中期的龙纹变化很大,有的呈卷曲状。 永乐朝以后,出现了花式龙纹。 弘治时期的龙纹颇具特色。 它们是非常可爱的“近视龙”,因为龙的眼睛做工精良。 很沉闷,基本上是平视。 晚明的龙纹逐渐失去了威势和凶猛,这与当时战火纷飞的环境和人们的心态有关。 龙族变得圆头肥脑,瘦弱无力青花瓷歌词赏析,失去了王族的威势。

在明初的青花瓷器上,麒麟纹和狮子纹基本看不见,直到宣德时期的青花瓷才逐渐出现。 元代麒麟的外形与龙相似,但到了宣德年间,麒麟的外形开始趋向于狼。 弘治年间,由于向皇宫进贡了大量的狮子,人们对狮子的观察更加仔细,所以狮子图案在这一时期频繁出现。 万历年后,由于进口狮子锐减青花瓷歌词赏析,瓷器上的狮子纹逐渐减少,狮子的刻画更加简洁。

花鸟景观

明初青花瓷器的造型和纹饰比较简单,以象征富贵吉祥的花卉为主。 永乐年后,花卉题材逐渐丰富。

(明永乐青花康乃馨手捧月瓶)

在花卉中,荷花是最常见的题材。 自古以来,荷花就被文人雅士作为咏唱高贵的题材。 荷花符合古代文人的精神,也蕴含着世俗人的精神向往。 自从佛教传入后,莲花的高贵含义就被加上了宗教的概念。 对于统治者来说,荷花所代表的“富贵诚信”的寓意是他们喜闻乐见的。 以荷花为题材的缠枝莲花,在明代最为常见。 缠绵的荷花连绵不绝,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具有重复灵动的美感。 缠枝莲花纹的特点也让它能更好地贴合各种器物的造型,常以花纹出现在边缘。 青花缠绕的树枝,放在任何地方都能彰显出优雅与宁静,又不会显得突兀。

(明日悟道青花灵猴盗桃图如意盘)

牡丹纹,尽显富丽堂皇,也是明代官至民间喜爱的纹饰之一。 明代景德镇瓷器大量使用牡丹纹样,既寓意富贵吉祥,又寓意花中之王。 海石榴纹从伊朗传入后,一直深受中原人民的喜爱。 工匠们常将此图案与葡萄纹相结合,寓意多子多福。

花卉题材一般与鸟虫图案相搭配。 这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意趣,也是传统审美动静相宜的延续。 青花瓷纹饰中的花鸟组合大多与汉语谐音相结合,寓意美好的祝愿和希望。

数字

过去,在瓷器上画的文字,主要是出于“政教”的目的,宣扬传统美德或对皇帝的忠诚和服从。 到了青花瓷鼎盛时期,这种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 随着市民阶层的扩大,这些人物的装饰开始转向娱乐,达到了增加器物趣味性,让更多人欣赏的目的。

(明嘉靖 青花婴玩罐连盖)

如这一时期的青花瓷有《西厢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情节,使青花瓷更具人们可以访问。 此外,深受民间喜爱的婴戏图、神仙图、仕女图也成为主要题材。 嘉靖年间,为体现婴幼儿的可爱,工匠们往往会突出儿童的头部,使人物显得头重脚轻,成为十分突出的特征。

当然,由于青花瓷本身就具有高雅的品位,对文人山水画的表现力很强,早期青花瓷上的山水画很常见。 万历时代,中国版画艺术进入鼎盛时期。 书商不遗余力地拉拢文人画家,市场价格一步步上涨。 青花瓷的创作也受其影响,许多版画界的名画也成为青花瓷创作的主要素材。

(明宣德青花细细问樵图梅瓶)

工匠们摒弃了从小说、戏剧或山水文人画中选择题材的传统做法,而是大量使用当时的文人画。 因此,这一时期的青花瓷人物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版画的特征。 他们都是头大身短。

结语

告别了神明独尊的古代,纹饰从最初的取悦神灵的目的发展成为美好生活的象征。 在明代青花瓷装饰中,无论构图千变万化,都呈现出统一和谐的画面,传递着吉祥的寓意。

在青花瓷出现之前,我国的瓷器装饰大多以雕刻、印花等形式体现。 元代以来,毛笔成为绘制图案的工具,使水墨山水画与瓷器完美结合。 白地青花瓷因其丰富的变化而广受喜爱。 作为明朝的鼎盛时期,开始在造型和装饰上追求创新。

的确,以官窑风格为风向标的青花瓷装饰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审美和理想,每个时期都会根据皇帝的喜好而变化。 但潜移默化中,老百姓的心理和民间工匠的技艺也在影响着青花瓷纹样的丰富和变化。 总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青花瓷装饰品不断翻新的根本原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瓷器之所以受到海内外朋友的欢迎,是因为其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和积极向上的情怀。 青花瓷的精髓,也是中国精神的精髓——精益求精、美好吉祥。

参考

冯先明——《青花瓷的起源与发展》

王文秀——《论荷花纹的装饰组合》

马文宽——《中国青花瓷与伊斯兰青花瓷》

吴丹——《明初龙纹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