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的改革_全面深化环保改革_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

海南博鳌,椰风海韵。Bright Pictures/Vision China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改革大局,深入把握改革规律和特点,系统谋划全面推进改革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方法。深化改革,形成了丰富、全面、系统的改革方法论。 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

1.以人为本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

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革的力量源泉。 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成功。 改革开放认识和实践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过程中每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方方面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都来自于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人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考核主体。 人是改革发展的最终衡量标准,是衡量改革成效的最终标准。 改革方向对不对、改革措施对不对、改革效果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在全过程领导改革中,要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待什么,改革就抓什么、促什么,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人们通过改革。” .

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对象。 全面深化改革各个阶段、全过程都要体现人民立场。 改革的直接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造福于全体人民,让改革发展的过程成为有利于人民的过程。造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

2. 以问题为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改革的先声,都是由问题驱动的。

第一,问题无处不在。 问题是矛盾,无法回避,也无法规避。 没有矛盾就没有社会,没有问题就没有国家。 面对各类问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从个别问题中发现共性问题,善于从普遍问题中把握特点,善于从杂乱问题中抓重点问题,善于从问题中抓重点。善于从问题中认识问题。 洞察问题的趋势变化。

二是问题倒逼改革。 问题是改革的导向,改革源于问题,改革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引领,抓住重点问题深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搞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 历史不会终结,问题不会终结。 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会出现。 社会发展没有止境,改革不可能一劳永逸。 这是历史发展的逻辑,也是改革前进的逻辑。

第三,问题的性质决定了改革的方式。 改革方法是否有效,改革措施是否得当,关键在于是否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比如,中国的问题主要在经济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引领作用”; 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所以我们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改革办法,都是对中国问题的精准把握。

三、加大改革力度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改革决心,深刻阐明改革关键时期的重要原则和办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是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不走老路,不走错路。 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不搞改革开放是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 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必须非常清醒。 这个方向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是一个大国,在涉及改革方向的重大是非问题面前,绝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二是坚定不移把改革进行到底,停滞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是时代潮流,是人心所向,是人心所向。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只能进行,不能完成。

面向未来,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们一定要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要解决好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 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深化改革开放。

四、加强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规划改革的重要手段。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加强各项改革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谓顶层设计,就是对经济体系、政治体系、文化体系、社会体系、生态系统进行统筹设计”。 顶层设计重点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原则,制定一揽子改革方案,明确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

顶层设计要有魄力、稳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设计改革举措,要大胆、稳步”。 “中国改革30多年,进入深水区……这需要我们既要大胆,又要踏实。大胆就是再改革。遇到困难也要往前推,敢于担当,敢啃硬骨头,敢闯险滩。步伐要稳,即方向要准,行车要稳,尤其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在战略上,要敢于进取,在战术上要稳扎稳打,稳步不守旧,只要经过充分论证和评价,只要是现实的、必须做的,就应该做要大胆,同时也要看到,大胆不是莽撞,顶层设计要慎重、慎重,三思而后行。想象一下,设计一个可以一招制胜、立竿见影的顶层方案。

五、鼓励草根创新

基层创新是实施改革的重要途径。 基层是实施改革的关键一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出台的改革方案要鼓励和允许各地开展差异化探索。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注重基层探索实践。”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是抓好改革落实的重要抓手。” 让改革更加精准对接发展需要、基层期盼、群众心声,更好造福群众。

基准顶层设计。 基层创新是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进行的。 基层改革的原则和目标必须与顶层设计相衔接,否则就会碎片化; 但具体实施要考虑地域和文化差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应用一种尺寸适合所有人是不合适的。

摸着石头过河。 “‘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在实践中摸索规律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获得真知。”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过程,发现改革规律也是一个过程。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可能穷尽对改革的理解。 改革的必然王国是存在的,改革的未知领域是存在的,需要我们摸索前行。 改革风险越大、不可控因素越多,越不能“摸着石头过河”掉以轻心。 因此,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摸着石头过河”过去有用,今天有用,将来也仍然有用。

尊重群众创造。 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 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有序推进。 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越是艰巨,越要善于从人民群众创造和发展的实际要求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方案设计和政策措施更加接地气、更加有效。更加符合群众期待,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6、注重统筹协调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此次改革涉及面广、变化深刻、难度空前。 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从广度上看,改革范围大大扩大。 我们“不是推进一个领域的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的改革,而是全面推进改革”。 改革的高度关联性决定了改革必须系统衔接、统筹兼顾、统筹兼顾。 重大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综合考虑、协调推进。 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更不能单臂突破。 “单靠单一领域、单一层面的改革难以见效,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增强各项改革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协同性。”

从深度看,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今天的改革,从目标到结果已经大大深化,必须统筹规划、统筹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越深越要注重统筹,既要统筹改革方案,又要统筹改革实施,更要统筹改革效果,促进各项改革措施在政策导向上相互协调,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效果上取长补短。

就难度而言,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不亚于40年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中国进入了深水区,可以说,轻松、圆满的改革已经完成,好吃的肉已经吃完,剩下的还在继续。”硬坚果。” 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是冲破利益固化壁垒的深层次改革,是触及利益和灵魂的艰难改革,是根治久病、治本病的深层次改革。缺陷。 只有权衡各方,系统规划,才能协调推进,才能避免大的震荡。

七、谈谈“两点论”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 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改革与法治、改革发展与稳定等几个重要关系。

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并不对立。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能被取代甚至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不能被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所取代甚至否定。”

中央和地方。 中央和地方都是改革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地方要深入领会中央精神和中央制定的重点改革方案。 在坚持民族一盘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地方实际,确定改革重点、路径、顺序、方式,使地方改革有条不紊。精确的。 满足中央要求。 同时,中央要深入了解国情和地方实际,出台的总体改革方案要扎实、能解渴、能落到实处。 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同时,为地方政府腾出尽可能多的空间。

改革与法治。 改革与法治要统筹兼顾、统筹推进,不可偏废。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运作。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任何重大改革都必须有法可依。 法律规则”。

改革发展稳中向好。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三者要保持合理的张力,达到动态的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社会稳定了,改革发展才能继续推进;改革发展只有不断推进。推进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否牢固,必须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能力、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好改革的结合点。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动态的。 不能因为改革存在风险就质疑改革; 不能因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就否定发展; 也不能因为稳定总是相对的,就忽视稳定的极端重要性。 性别。

8. 注重执行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抓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关键在文件的落实。” 全面深化改革,“一点部署,九点落实”,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体现。 最好的解释。 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改革。 他们不仅要做支持改革、推动改革的改革推动者,更要做踏实走在前列的改革践行者。 深化大文章改革。

改革迟早会手忙脚乱,实施难度大。 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出炉。 能不能保证改革方案落到实处,能不能保证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不偏离,能不能保证党中央明确的改革任务不落空,能不能保证改革落到实处?配合发展? 基层的需要、基层的期待、人民的心声,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政治上的民心,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如果不静下心来去实施,再好的目标和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全党要着力抓好改革落实,抓铁记号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踩石留印,紧盯不放,反复抓,抓到见效。

抓落实,要讲究规章制度,讲究节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有序推进,中央统一部署不要急,该尽快推进的不要拖,该推进的不要推。”应该先行先试,深入研究后该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 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节奏,条件成熟、各方面需求强烈的改革要下决心加快推进; 对各方面不一致但必须有所突破的改革,要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尽量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改革共识; 对需要实践发展但操作把握不牢的改革,可以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后再推广。 越是复杂复杂的改革任务,就越要注意轻重缓急和方法步骤。 任何时候,改革都不能失足,不能失位。

(作者: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撰稿人:陈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