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关系_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关系_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是

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学界普遍将儒家视为百家学派之一。

这一时期由于礼乐解体、社会分裂、封建霸权、战乱频发,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次理性思维的大爆发。 学术界经常引用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和帕森斯的《哲学的“突破”》来阐明其意义。

就学术形式而言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关系,之前是皇室官员之学,春秋战国是百家之学。 在思想形态上,在此之前是“圣人出世,君王成就,万物归一”,春秋战国时期是“道家分天下”,“百家争鸣”去而不去”。

作者|韩国明星

(中国人民大学国文学院教授)

有话要说

孔子集自古文化之大成

传统上有儒家出身的说法,但实际上,孔子儒学与其他哲学家不同。

首先,从学术传承的角度,孔子整理“六经”,声称“言而不作”,是对中华文化自古以来的全面传承。 “孔子曰集大成”,是指孔子的思想理论“集”了他之前中国文化的“大成”; 而其他学者只是继承和发展了六经的某一方面,这就是“六经”的分支和流派。 世系”(《汉书·仪文志》)。

其次,孔子在继承上有所创新。 所谓“说而不写”,其实就是“说而写”,“边写边写”。 . 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儒学,更多地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而诸子并无系统的儒家经典传统,至多只是从《六经》中摘引几句,表达各家的个人观点。

其三,孔子还以圣王古道为理想,完成了正统、经典、圣人三位一体的儒家体系框架,以个体生命的责任和圣人人格的提升,为后来儒学的发展奠定了规模和模式; 他们大多不谈道德和人格的成就,试图用自己一己私利的理论来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电影《孔子》剧照(2010)

正如熊十力先生所说:

古圣明王自立以行最德重道,其治天下之大经大法,孔子融为一门。

——熊世力

《熊十力别集:读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3 月

钱穆先生还说: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圣人。 在孔子之前,中国历史文化应该有2500多年的积淀,孔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孔子之后,中国历史文化继续演化了2500多年,孔子开辟了新的传统。 五千多年来,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指示和对中国文化理想的确立,影响最深、贡献最大,无人能与孔子相提并论。

——钱穆《孔子列传序》

生活·阅读·新知 三联书店 2002年9月

所以,虽然儒家产生时是诸子之一,但由于孔子对六艺六经情有独钟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关系,他游历于六艺,体现道于六经,使儒学超凡脱俗。它一形成。 其他学校历史文化渊源深厚,学术文化底蕴深厚。

孔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来概括,他的思想体系的构成至少可以从两个层次来概括。

首先是道、德、天(天命)、鬼神的层次,是儒家思想的形而上层次。 对此,由于《论语公冶长》——

子贡曰:师之文,可得闻。 师父所说的自然天道,不可得而可闻。

这篇名著引起误解,认为孔子没有性天的形而上学维度,需要追根究底。

二是仁礼节制的层次。 这一层次的结构是:以“仁”为本的修身之学与以“礼”为本的治民之学,以以“中”为本的“中性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原则。 一个完整的系统。 其中,修身是修身的前提和条件,修身是修身的目的和归宿; 而修身、自治两大思想内容的建设,是以“适度”为基本原则,以“和”为完成的,也是总体建设的方法论原则和标准,也是最高理想状态。

孔子的人格和思想吸引了很多人学习,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顾颉刚在《春秋·汉代孔子》中说:

孔子有才、有志、有热忱,所以大家都希望他成为圣人,用他的教义来拯救世界。 ……因为他一生从未有过远大的志向,收了很多弟子,为他宣传了思想,所以人格格外的伟大。 自孔子之祸后,其弟子又广招弟子,自成大势,谓之儒学。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孔子的个人人格有很大关系。 在这些弟子之中,如果粗略的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德高望重者,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恭等;

二是在政事上颇为出众,如冉有、季禄等;

三是言论成就卓著,如载我、自贡;

四是在文学传承方面成绩斐然的有子游、子夏。

还有其他一些知名弟子。 一般来说,他们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点。 他们在学习和艺术方面都有优势。

儒学研究生

“内”“外”不同路径的影响

孔子死后的实际情况,司马迁在《史记·儒子列传》中有简要描述——

孔子死后,七十子弟子散居诸侯,大者为君臣,小者与道士、官员为友,或消失。

真正能“从师之作而润之,令其学而驰于天下”者,唯有“以威扬之际”的“孟子、荀卿”。

关于儒家弟子的实际分化,《韩非子·先学篇》有大致的描述:

世界上著名的学派是儒家和墨家。 儒家到哪里,孔子就到哪里; 墨来了,墨翟也来了。 自孔子死后,先后有子张儒、子思儒、燕儒、孟儒、启调儒、中梁儒、孙儒、乐正儒。 儒。

显然,这里的八家儒学不仅是指孔子的弟子,还包括了韩非那个时代,也就是战国时期儒学的情况。

现代学者根据学术倾向,将后儒学分为“内派”和“外派”。 “朱内学派”始于曾子,子思在孔子死后形成小高峰,影响孟子,形成大高峰。 以德治道,先秦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宋明以后被认为是正统儒学; ,发展了法治,对法家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先秦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荀子。

孟子曾自称“子思弟子”(《史记·孟荀列传》),所以在战国时代,人们就已经把子思和孟子并称了,《荀子·飞二十二子》把子思和孟子联系批判。 后来,世人称他们的思想为“思孟派”。 子思着有汉代《子思子》23回,后失传。 今《礼记》中的《中庸》、《表记》、《方记》据说是子思的著作。 郭店儒简是思孟学派的著作,是早期儒家心性学说的重要文献,填补了孔孟思​​想链条中缺失的一环。

孟子像

孟子将孔子的“仁”思想发展为系统的“仁政”理论,成为王道的核心内容。 孟子为了找到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人皆有本善:

慈悲之心,是仁爱之本; 耻心,义之本也。 礼之心,礼之本也。 是非之心,是智慧之本。

——《孟子·公孙丑1》

“四端”的发展壮大,就是仁、义、礼、智的“四德”,体现了人的道德基础。 同时,孟子在“天人合一”的框架下提出——

谁用心​​去做,谁知道他的本性; 知其性,知其天。 存心修性,自然而然。

——《孟子致辞》

表现了心灵与自然的关系。 所以陆九渊说:

师父以仁创思道,言辞天衣无缝。 孟子十字开,无所遁形。

——《香山全集》第34卷

陆九渊。 南宋哲学家,鲁王心学的代表人物。 因书房名为“存”,世称存斋先生。 因在香山书院讲学,又被称为“香山先生”。

荀子是春秋战国末期站在儒家立场上批判和继承先秦诸子的人物。 他是先秦儒家的冠军。

如果说孟子主要继承孔子的仁,荀子主要继承孔子的礼。

荀子在孔子“仁”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孔子的“礼”思想,着重从外在规范拓展,构建以“礼义”为中心的思想体系。 这是一种以“仁”为基础的思想体系,包括仁、义、礼、乐、法、刑。 其功能是继承王道思想,他既承前王也承后王,以圣人理想人格为依托,维护王道政治理想。

荀子博学多闻,博学多才,以儒家为基础,又综合儒、道、墨三家思想。 他的思想对秦汉乃至中国此后两千多年的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谭嗣同在《任学》中说“两千余年之学,亦是荀学”。 酗酒和小瑕疵”,被排斥在儒家正统之外。

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关系_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关系_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是

本文编译自2018年9月12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4版,作者:韩星; 编辑:罗东、许雪琴、安安。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9月22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1~B12

“主题”B01 | “经”与经——近代儒学的百年之争

《主题》B02 | 拟议议题:现代社会中的儒家思想(上)

《主题》B03 | 拟议议题:现代社会中的儒家思想(下)

“主题”B04 | 回到春秋战国:从孔子看中国的“轴心时代”

“主题”B05 | 汉代至清末民初,上坛下坛

《主题》B06 | 港台新儒家关心现实,不只是“心儒”

《主题》B07 | 大陆新儒学他们关注古今问题

《主题》B08 | 重温公有领域40年,它们若隐若现

《文学》B09 | 夜里,金玉成坐在镇桥边看船

“悦都”B10 | 不是所有的经典都能和你“有缘”

国学者谈“城市记忆”

《爱书》B11 | 《弑母文化:20世纪美国公众心态史》等6本书

“愿景”B12 | “盲人摄影师”闭上眼睛“凝视”日常事物

扫描左侧二维码,进入新京报《伟人大国40年40本书》揭牌仪式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