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件事上更有发言权,因为我一直在负责这件事。

撇开道德约束不谈,只谈商业利益,一个简单的问题是,纵容作弊与严控作弊点击哪个对百度的营收更有好处? 这是典型的数据分析认知误区。 无数人在这个环节出错。 让我告诉你真正的答案。 严格控制欺诈点击有利于百度的收入。

我们有真实的案例来证明。

首先,定义几个概念。 事实上,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并没有非常多地使用欺诈点击这个词,而是: 1. 无效点击; 2. 欺诈点击。

百度竞价恶意点击_百度排名点击_百度点击

再说说1、无效点击。 这个词很难定义。 比如你搜索了宝马,点击了广告,浏览了广告主(客户)的网站,但是没有后续动作。 请问,您的点击有效吗? 从转化价值来说,是无效的,转化价值0。但是客户为什么要买单呢? 客户为有效的东西付费。

所有认为百度纵容欺诈点击的人都犯了一个关键的常识性错误,那就是点击价格不是百度控制的,而是客户控制的。

中国企业客户非常注重成本,他们对转化价值的判断绝对超过了99%的IT评论家。 如果我们假设有一个完全基于有效点击的计算模型(小编理解:是一次点击转化一次的模型),那么宝马关键词点击一次的价格不是几块钱,几十块钱,而是网上价格。 一万美元。 但有可能吗? 这是不可能的。 无效点击是常态,总有用户因为各种原因点击而没有转化。 但在计费时,客户容忍这部分的存在,并根据整体回报和竞争水平,设定一个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点击价格。 竞价排名,或者说凤巢系统,其实是一个自平衡系统。

百度点击_百度排名点击_百度竞价恶意点击

在自平衡体系中,无论无效点击是50%还是90%,只要比例基本不变,基本不会对百度的收入产生影响,因为客户会通过价格策略来达到平衡。

但欺诈点击的出现会严重破坏这种平衡。 由于欺诈点击从来不会以固定的比例出现,往往会突然增加用户的预算百度点击,给用户制定定价策略带来麻烦。 通常,用户会对系统产生不信任感,降低出价的决心。 百度的盈利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为什么会出现欺诈点击,会出现三种情况:

第一,恶意竞争,同行竞争,这个很普遍,占了当年欺诈点击的绝大部分。 通常,很多垂直领域的高价词欺诈点击都是被同行点击的。 (小编也深有感触,越是冷门的行业,恶意点击越是猛烈。)

二是联盟作弊。 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加入百度联盟的网站诱导用户点击商业竞价词。

三是代理商作弊,代理商追求业绩和返利点击消耗自己的客户预算。

举一个具体的案例

不记得是2005年还是2006年,在某个行业细分领域,当时一天的消费量在1万左右,业务衍生词有数百个,其中有搜索量的只有几十个. 一个点击的价格大概是10元左右。某日,客服接到投诉,发现该行业遭遇欺诈点击,该行业当天点击消费达到5万元。 招了很多客户(都退了),其实我们知道是谁做的,因为很简单,比如某个关键词,10个广告位,1,2,3,5,6 ,7,8,9,10都被恶意点击了,只有第四个没问题,不是很明显吗? 从当时行业客户的点击和消费情况来看,很明显是同行业恶意竞争的一个点,回溯日志发现对方的策略也很简单,换IP,和人肉一个个点。 后来我们紧急想出了一个策略,具体细节不能透露,但反正被打压了,策略定得更狠。 为了遏制欺诈点击,该细分行业的很多正常点击都没有计费。

时隔大半年,有一天去查看后台数据,惊呆了。 这个行业日均消费达到5万元,堪比当初被骗点击的情况,但没有用户投诉。 点击价格达到40元,大大增强了用户的竞价信心。 那么如果一些正常的点击不收费怎么办?

继续说八卦。 那段时间,网上有人流传了一个百度竞价排名点击工具。 利用客户端的原理,自动点击大家桌面上的商业广告。 这个作弊者的目的是恶意竞争。 出来后,百度也很头疼,试图分析处理百度点击,但此时techweb却铺天盖地的说百度纵容欺诈点击。 据说这个工具就是百度骗钱的工具,连朱志军都这么说,我对老朱的印象也因此直接变成了负面。

我在数据分析培训中经常提到这个案例。 数据分析和数据预测要考虑交互影响,不要单方面评价。 用户不是傻子,客户也不是傻子,他们都很聪明。

最后,如果您怀疑自己的账号被恶意点击,如我所说,以上三种欺诈点击依然存在,请致电百度客服投诉。 只要证据确凿,百度就会给予赔偿。 反欺诈点击是客户和百度的双赢,客户应该勇敢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