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BP与业务团队捆绑最紧密,HRBP的工作目标就是帮助业务达成目标。这个岗位大的工作逻辑是,去看达成目标的关键路径以及关键的挑战,去找到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团队的能力短板在哪,并设计相关的HR解决方案,去弥补短板。这个解决方案可能会涵盖人才招聘、团队文化、机制流程、考核激励要素等等各个方面。

因为HRBP更贴近一线团队,横向知道HR体系里每一个模块的专业技术,但不见得对每一个专业版块都理解得非常深,而COE有自己的专业性和方法论软性思维创业项目,能为HRBP提供专业的咨询,帮助HRBP解决团队能力、文化、薪酬激励、目标管理或者招聘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HRBP和COE团队的区别是,HRBP更多像一个业务团队的“诊断专家”,这个岗位也知道应该提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但炮弹需要由COE团队提供支持。除此之外,SSC团队更多地处理一些标准性、流程性的事务工作,比如发工资、管理人事信息等。

另外,团队里确实需要HRBP这样的功能,但并不是非要HR背景的人来承担这个角色。在早期创业团队,懂业务比懂HR工具或者方法论更重要。

有的公司即使没有HRBP这样的岗位,但组织能力还不错。可能有这两种情况:第一,管理者本身比较关注组织管理;第二,团队里的老员工起到了黏合剂的作用,能够知道怎样凝聚团队,招人的时候看哪些方面,怎么样在大家沟通不是很顺畅的时候,去做一些机制的调整,这其实就在发挥HRBP的功能。

▍无论是大平台还是创业公司,都得一直迭代HR方法论

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无论是在大平台还是创业公司,都需要一直迭代关于HR的方法论。

管理思维 创业思维_软性思维创业项目_创业思维与管理思维

目前我在一家ToB公司负责HR工作,我们有1000多位员工,处在一个业务二次曲线的探索和管理变革期。

在此之前,我在阿里待了将近9年。在阿里的经历分为两段:第一段在国内负责高校合作和校园招聘的项目。第二段在阿里北美的技术团队做HR。

先说第一段,我们当时做校园招聘,这个项目是CTO负责的,因此并不是一个单纯招聘的项目,而是一个为阿里未来业务发展,储备和落地高潜人才的项目。从2011年到2015年,尤其是2013年至2015年,集团差不多每年都要储备三四千人。今天阿里搭建起来的技术梯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阿里一直非常注重年轻高潜人才的储备和培养。

在阿里2014年IPO之后,2015年成为阿里巴巴的国际化元年软性思维创业项目,那一年,我去了美国。阿里在北美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团队。当时的背景是,我们看到中美技术人才,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基础研究学科存在技术代差。从我2015年加入北美的技术团队,到2020年年初离开,团队从数十人增长到数百人,经历了一个比较大的增长。

可能在外界看来,阿里已经是一个组织能力非常强、机制也比较完善,尤其是HR团队建设比较完善的平台,但它仍然因为业务的快速变化和发展,使得HR也在经历不同的问题,自身在不断迭代和建设。

对于北美的技术团队而言,早期就是一个从0到1创业的过程。北美的技术团队当时在当地并没有自己的业务闭环,不服务于北美或者海外的某一个业务线,而是服务整个集团业务。此外,由于团队成员不同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且在各自领域里已经相当资深、有所成就,就会面临怎么定义团队,如何与国内技术团队以及阿里原生的文化去融合的问题。

当时在北美的技术团队要思考、解决的问题,跟我来到创业公司要应对的情况有很多是相通的。例如多元背景人群的融合、新高管的落地、业务探索期的组织目标与策略等。

所以,大平台也在经历HR方法论的反思和迭代。大小公司常常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大家也都在探索。关键就像刚才一位朋友提到的:每一次我们经历过一些事之后,这个组织是不是有反思和自我迭代的能力。反思、复盘、组织自迭代是阿里比较强的能力。它在经历很多失败,或者不确定性之后,能够快速地总结和反思,沉淀为能够被其他人吸收和互用的一些经验,这是非常关键的。

▍HR要有跟1号位对话的能力和勇气

HRBP作为业务团队的搭档,保持中立的状态很重要。我们可以告诉搭档,今天看到你身上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团队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改善问题的建议。HR和业务1号位能进行这样的对话有两个条件:一方面,HR要有跟1号位对话的能力和勇气;另一方面,1号位愿意和你展开对话。

很多时候,CEO希望组织有一些变化,但是在行为或者意识层面还没有准备好,抑或是没有意识到有人能够跟自己就问题展开对话。

提升组织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管理者自身要经历意识进化的过程。即便是很多比较开放的管理者,不一定是1号位,也可能是公司一级的leader,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情况:“反正这公司我觉得就是这样,就按我说的来办。”

创业思维与管理思维_管理思维 创业思维_软性思维创业项目

但很多问题,根源在于管理者自己。管理者怎么系统性地看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背后谁是主因?已经想到因素都有哪些……整个思考、意识进化的过程是很重要的。这个过程中如果HRBP能够积极引导、陪伴,与业务负责人同频思考,彼此的默契和信任度就会逐渐加深。

▍哪些HR的工作可以外包?哪些需要团队做?

目前在市面上,招聘、解聘、HR咨询等等的业务,都有外包公司在做。对于初创公司来讲,怎么使用好外包公司?内部的HR怎么跟它们合作?

外包职位的共性在于,这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定义好的,比较成规模的。在今天的HR体系里,最成熟的是招聘,即大家熟知的猎头业务或HR系统。如果第三方想要给团队提供HR相关的咨询或者其他服务,需要非常了解客户,否则做不到。但其实包括招聘这个事情,第三方公司也不太能做好,因为很难衡量人才引入对业务带来的最终结果。

如果一些工作标准化程度很高,比如发工资、缴社保,或者一些大的企业要做批量性裁员,需要熟悉政策和法律的谈判专家把条款解释清楚等,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工作动作,只要你在数据上面没有concern,可以请外部的资源来做。

但如果你定义出来的不是技术性的问题,而是偏解决方案类型的问题,需要深度了解公司,结合公司的业务、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现有的组织能力,在这个动态的过程里帮助你讨论、分析、验证,不断地调试方案。这种情况下,可能你没有办法简单粗暴地外包,或是即使采用组织发展顾问,也需要内部有很好的配合,且外部专家能有机会深入理解业务。

/ 05/

如何培养人才梯队,让组织后继有人?

组织能力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也是一个涉及范围非常广的问题。人才梯队的搭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在阿里的做法。

大家都知道,阿里很注重人才梯队、干部梯队的培养。阿里对于每一个层次的人才,有自己定义、盘点、培养的过程,比如基层需要定目标、拿结果、追过程,中层要懂战略、造土壤、做导演。

阿里会不断地在公司发展过程当中,注重培养自己接班人,不仅仅是培养1号位的接班人,而是培养每一个层次,重要关键岗位的接班人。并不一定是说谁 Day 1 一进来,就把他当作CEO在培养,而是引进了一大批高管,让他们在岗位上发展,通过轮岗等机制,让他们在不同的场景中发挥作用,不断观察他们。最终找到既能拿到业务结果,同时文化匹配度还比较高、打过仗,同时还能带出来一支团队的人。

所以,“后继有人”是一个最终的结果,对HR工作来讲,更有价值的是中间的过程。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你今天开始做,可能三年以后才能看到结果。但你还是要慢慢搭建一个这样的体系,不断地让组织良将如潮,后继有人。

/ 06/

创业公司如何提炼自己的组织文化

当人才进入团队之后,融入的其实是团队的氛围,Ta需要感受到组织与个人特质是否匹配,组织是否对他接纳。这中间不仅是Ta和老板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而是和更广泛的一个群体,氛围、土壤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他和公司文化的关系。

好的公司文化,能被提炼、描述出来,体现在日常工作和关键的管理场景中,能被传播,能被理解,并不断吸引同路人。提到公司文化,可能有很多CEO会想到《奈非文化手册》,里面谈到“只招聘成年人”、“主动让员工离开”这些组织文化。这些是Netflix的文化的基因,这些文化基因会体现在它的机制和日常的管理决策场景中。我们学习的前提是要理解Netflix的文化是什么?这个文化为什么是奈菲的文化?直接照搬,一定会吃坏肚子的。

文化它是一个结果,不是打造出来的。我们自己需要明白、拆解出来,公司的文化是什么,这个东西是怎么生成的。这背后有一套方法论,比如创始人底层逻辑的探究;回顾公司的过去,看看在关键时间节点,公司都做了什么选择,哪些价值观支撑着公司做了选择;参照未来愿景,学习行业标杆,理解行业成功公司的文化基因等等。

管理思维 创业思维_创业思维与管理思维_软性思维创业项目

一个公司的文化价值观不仅要有一些导向,还要有具体的程度性描述。比如追求卓越,到底什么是“追求卓越”?对“追求卓越”不同层次的期待是什么?你要让员工意识到,这个词即便看起来是同样的词,但在不同的组织中是不一样的。

价值观被生成和诠释,以及宣贯和落地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当这些价值观映射到一些管理场景中,落到招聘、考核的机制中,会使团队文化不断地发酵,被更多人认同。并且,这种文化对内对外都有作用。外部的人也要认同、理解你的文化,才能加入进来。

另外,在借鉴其他公司团队文化时,还得注重行业属性的差异。ToB和ToC行业的底层逻辑也有很大的不同。在ToB的公司,不太能像ToC那样一味鼓励自下而上,野蛮生长。ToB需要的是能够战略聚焦,高效执行,能通过高效的协同,完成对客户价值的交付。此时,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与此匹配的文化尤其重要。

本篇总结

1,创业公司招人中最首要的是,你要想清楚怎么定义优秀的人才。高可用性、延展性、文化的适配性是三个可供参考的标准。

2,最终需要为招聘的结果去买单的人,是CEO自己。

3,如果是比较早期的团队,在考虑怎么搭建HR团队时,建议大家更多地注重HR团队要实现的功能,忘掉它的title或结构。

4,公司文化是一个结果,不是打造出来的。我们自己需要明白、拆解出来,公司的文化是什么,这个东西是怎么生成的。

软性思维创业项目_创业思维与管理思维_管理思维 创业思维

管理思维 创业思维_软性思维创业项目_创业思维与管理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