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醠之美,始于耒耜_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_耒耜怎么读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_清醠之美,始于耒耜_耒耜怎么读

释“耩”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_耒耜怎么读_清醠之美,始于耒耜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_清醠之美,始于耒耜_耒耜怎么读

清醠之美,始于耒耜_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_耒耜怎么读

释“耩”

秦源

在过去传统的农业社会时期,耕地、种地都离不开耩(gàng),其可谓是最为重要的生产农具之一。天水地区一带的农民把犁或犁头叫gàng,好多地方志书写成同音字“杠”或“杠头”,该词系名词,其本字当为耩。

耒耜怎么读_清醠之美,始于耒耜_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

耒耜怎么读_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_清醠之美,始于耒耜

【耩】[kɑŋ44]名词,犁。也叫“耩头”。耩一般由耩把子、耩辕、耩牮(jiàn)(犁柄与犁辕之间用以支撑并控制夹角的短木棒)、耩多脑(耩头)、铧等组成。如:快种麦了,把耩拾掇一下。/把耩担上耕地去(qi)。/给牲口把耩套上。把收拾修理耩叫“投耩”。秦源俗语:莫个按耩把的不行(是说旧有的观念家里没有一个男娃娃是不行的。耩把(gǎng bà)即犁把,用犁耕地时手握的部分即犁柄)。秦源山歌:杏木耩头搭烂铧,活像马尾(yi)绑蚂蚱(其意是说犁头上搭的铧是破烂的不好的,正像用马尾去绑蝈蝈儿一样是绑不住的)。

清醠之美,始于耒耜_耒耜怎么读_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

耩(jiǎng),音讲。《广韵》古项切,上,讲韵,见。耕种、耕地。本为动词。汉·许慎《说文·耒部》:“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按:人耕曰耕耒耜怎么读,牛耕曰犁。清段玉裁注:“牛部曰犁,耕也。人用以翻土,亦谓之耕。”《广雅·释地》:“耩耒耜怎么读,耕也。”清王念孙疏证:“耕与耩一声之转。今北方犹谓耕而下种曰‘耩’矣。”《广韵·讲韵》:“耕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锄得五遍已上不烦耩。”又卷二:“铎而不耩。”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寄生草]:“者末为经纪,做货郎,使牛做豆将田耩。”又《遇上皇》第一折[金盏儿]:“你叫我住村舍、伴芒郎、养皮袋、住村坊,每日价风吹日炙将田耩。”“将田耩”及将田耕或将田种之意。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民风二”(方言):“耕曰耩,撅曰刨。”也指用耩播种。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胡麻》:“漫种者,先以耧耩,然后散子。”又《收种》:“耧耩、䅖种,一斗可收一亩。”方言中称翻土犁地动作曰“耕地”,乃古词义之延用。耕是动作,古代与今普通话、方言的词义相同。但由于耕、耩一声之转,所以方言中变此耩地语之动词为名词,故有“用老耩种地,把新耩留着秋天耕地”之语。

耕为动词,而耩成名词取代犁了,是为语音引起的词性词义的变化。犁、耕、耩三字交叉的现象,表明了语音之间的衍演,语音与词义间的蝉联,词义与词性间的转化。清光绪十八年(1891年)《重修皋兰县志》卷十一《风俗·方言》:“耒耜谓之广。按:《考工记》:‘耜广五寸。’贾公彦疏:‘耜谓耒头金,金广五寸,耒面谓之疵,疵亦广五寸。’邑语谓耒耜曰广子,义盖取此。”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陕西米脂县志》卷之六“风俗志四·方言”:“耩,(音讲),俗谓耒耜曰‘耩子’。”清宣统元年(1909年)《甘肃新通志》卷十一《舆地志·风俗·方言》:“耩,俗读刚,上声,谓耒耜也。”民国十二年《徽县新志》卷三《食货志》第八节《礼俗·方言》:“耩俗读‘刚’,上声,谓耒犁也。”民国二十二年《华亭县志·方言》:“武都徙居汉民称祖父母曰爷,曰婆。……拿某物来曰喊来,犁头曰杠头。”民国三十六(1947)年朱秀梓《重修西和县志》:“耒耜谓之耩(音如刚,上声)头。按:贾公彦疏:‘耜谓耒,头金,金广五寸,耒面谓之疵,疵亦广五寸,皋兰语耒耜曰广子,义盖本此。’邑语谓之耩头,耩或广之转音,头即指耒头言。”朱秀梓(1877—1951,字琴伯,西和县城关中山东后街人)先生是土生土长的西和人。

他主修民国时期《西和县志》,云:“耒耜谓之耩(音如刚,上声)头”,说明西和人也把耩读为“刚(上声)”。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米脂县志》卷四 “风俗·方言”:“耩(音讲),耒耜之具,为铧之后柄。”民国《固原县志·方言》:“耩:俗读‘刚(上声)’,谓耒耜也。”据此可见固原也把耩读为gǎng。柳青《种谷记》六:“学生娃娃揉着发麻的眼皮到学校去上早操,受苦人赶着驴,掮着耩子,耙,镢头和种子上地了,有的担着桶到井沿去。”又《种谷记》一:“到地里一捉住耩把,他不会想起任何事情,眼盯着铧边上无定河水一样翻滚的湿土,差不多全世界在他的脑子里都不存在了。”朱正义(1944—1993,陕西华县人)先生说:“《广韵·上声》三讲:‘耩,耕也。’关中称浅耕为‘耩’,所使用的工具与犁相似,叫‘耩子’。‘耩’音‘讲’。”(朱正义《关中方言古词论稿》第152页,上海古籍书店2004年12月第1版)可见关中地区的华县一带把“耩”念成“讲”音,与普通话相同。《陕西方言词典》:“耩子:播种用的只安装犁铧,不带鐾土的轻便开沟犁。(长安、户县、蓝田、高陵、渭南)。”(《陕西方言词典》第193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据此可见,关中人说的“耩子”跟天水人说的“耩(gàng)”不太一样。

清醠之美,始于耒耜_耒耜怎么读_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

《现代汉语词典》:“耩,jiǎng,用耧来播种:耩地,耩豆子。也叫耧播。耩子,耧。”其词义均与天水话不同。“耩(jiǎng)”天水方言读“杠(gàng)”,系音转。j、g对转(古项切),原读上声,上声调值为53,天水方言定为去声调44,声韵也符合。据上述资料清宣统元年(1909年)《甘肃新通志》、民国十二年(1923年)《徽县新志》、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华亭县志》、民国三十六(1947)年《重修西和县志》介绍,“耩”在甘肃方言中多读为“音如刚,上声”或“杠”。这与天水话相同。《天水方言》第三章《词汇·农业类》用同音字“杠”来代替,云:“杠[kɑŋ51] 。”(王廷贤、马建东、雒江生《天水方言》171页,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秦城区志》第二十九编《宗教民俗方言》第四节《地方语言·用具衣服类》:“杠(gǎng):木犁。”(《北道区志志》第866页,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耩”古项切,中古属见母讲韵字。天水方言见系开口二等字读舌根音的比较多,其中见母二等字读为g。“耩”读作gang音,亦是这种语音现象在天水方言的表现。

《秦安县志》第二十八编《社会》第三章《地方语言·器物类》:“耩[kɑŋ51]:犁。”(《秦城区志》第1025页,甘肃文化出版 2001年5月第1版);甘谷人把牛拉的犁地工具家什(念sì),也叫耩(gǎng)子(参看《甘谷县志》第589页,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_耒耜怎么读_清醠之美,始于耒耜

西和、礼县也把犁头叫耩头(参看《礼县县志》、黄立志《西和方言词语汇释》第242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定西方言也把犁叫“耩子”(参见马友肃《定西方言杂谈》第209页,西安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子”系子尾词,没有实际意义。

陕西方言大多数地方把翻土用的农具叫犁而不说耩,与普通话一样,但关中也有吴堡方言将犁叫“耩子”,也将犁把叫“耩把”,耩念jiǎng,与普通话一样。(邢向东、王兆富《吴堡方言研究》第117页,中华书局2014年5月第1版)

宁夏固原方言把犁身叫“桄[kuɑŋ53]。例子:桄还没套好。”(杨苏平《固原方言俗语》第123页,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耩”读为“桄”是音转,但是本字当为耩。

河南方言有“耩”,但是动词非名词,洛阳、郑州把用耧播种叫耩。(刘宏、赵祎缺《河南方言词语考释》第129页,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与天水方言不同。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_耒耜怎么读_清醠之美,始于耒耜

有地方志书和民俗书籍及文史资料用同音字“杠”来代替。《北道区志》第二十九编《宗教民俗方言》第四节《地方语言·用具衣服类》:“杠(gǎng):木犁。”(《北道区志志》第866页,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西和县志》第十一编《社会民俗》第三节《西和方言词汇例释·庄稼农事类》:“杠头:犁头。”(《西和县志》第764页,甘肃文化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甘肃民俗总览·方言土语·天水一带的方言土语》:“杠:犁。”(王仲保、胡国兴主编:《甘肃民俗总览》第299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赵逵夫《牛郎织女的传说》:“(牛郎)提了斧头就砍了几截子好木头,用斧头、切刀、凿子做了个杠头。”自注:“杠头:犁。”

秦源简介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_清醠之美,始于耒耜_耒耜怎么读

秦源,本名赵文慧,笔名文慧、秦风、秦源。男,1974年生于天水市秦州区秦岭镇虎皮沟。现定居烟台。系甘肃省秦文化研究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水华夏赵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有《魅力秦源》等。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_清醠之美,始于耒耜_耒耜怎么读

12月7日

耒耜怎么读_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_清醠之美,始于耒耜

耒耜怎么读_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_清醠之美,始于耒耜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_耒耜怎么读_清醠之美,始于耒耜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_耒耜怎么读_清醠之美,始于耒耜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