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牛虎兔,子丑寅卯……中国人的十二生肖,对应农历里的十二地支,所以今年虎年,也是(壬)寅年。而明年兔年,便是卯年。
虎年聊聊“寅吃卯粮”,和老虎吃了兔子的粮食无关,而是形容不能量入而出,胡吃海喝,不但把今年的定粮吃光了,连留待明年夏熟前食用的口粮也吃光了。
每到过年,老孤儿小农最期待的,不是阖家团圆的年夜饭,而是东家召集的初五小聚,就那么几个相爱相杀几十年,年龄不相上下的农场老朋友。
小东家一贯牙大,号称“么点档次”的人喽都懒得喽,小农一不当心被喽到,明知自己是其中唯一的观众,仍窃窃自喜,瞬间抬头挺胸,佝偻的骨头嘎嘎作响,分崩离析,以配合一年一度有“档次”的人物设置。
小农年年死皮赖脸地混迹其中,是因为每次都能从他们的自嘲互讽、诙谐幽默中,收获一言半语的年度金句寅吃卯粮的意思是什么,用以指导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今年,娄阿叔抛出了他的“脱底棺材无罪论”。
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些新出嫁的女同事,工资也只有三四十块,但每个月仍要拿出十来块钱贴补娘家。交得晚了些,家里的老母还会来到单位催讨,把女儿当作“老赖”,骂骂咧咧。
当又是泼妇骂街,又是扯着女儿头发引来围观,动静闹得大的时候,部门头头或女工委员也会出来劝解,但都觉得儿女拿出一部分工资孝敬父母天经地义,最多就是自己也要养家糊口,给得多或少点的问题。
这在当时是很普遍也很现实的问题,许多家庭妇女是不工作没收入的,年轻时“嫁汉随汉,穿衣吃饭”,并且“多生孩子多得福”,小时候是投资品,长大后儿子的奉养、女儿的月供,便是养老钱。
他们可没王朔那么浪漫,“孩子给你带来多大的快乐,早就抵消早就超过了你喂她养她付出的那点奶钱”,父母在付出中,已经达成收获了“快乐奖赏”。
而他们含辛茹苦、捉襟见肘,养大一群孩子,可不是为了“快乐奖赏”这样的次级回报,甚至溺毙女婴,而是冲着“养儿防老”的终极目标。
因此王朔“大部分人越老越不懂事”的说辞,只能表明他自己“越老越不懂事”,忽视了国人“大部分”也仅仅是在名义上脱贫,脱贫的程度可能还不及当年上海的家庭妇女。应该说在京城大院优越生活中长大的王朔,富裕限制了对于贫困的想象力。
但他“越老越不懂事”的说法,对于有几千上万退休收入的人,还是适用的,而且其中的大部分人,做得其实比他理想中的更好。不但把“从小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拉扯大”这样的唠叨,全部烂在自己的肚子里,不要子女一分一毫的回报,还把剩余的精力、全部的财力悉数奉献,及至隔代孝敬给孙辈们。
船夫他爹是我特别敬佩的无冕哲学家,他就曾经入木三分地调侃道:“孝子孝子,就是孝顺儿子。”岂不比王朔更有洞察力?
还有吃剩有余尚能“借”钱给儿女做买卖的娄阿叔,就很懂事,认为我们年轻时被贬为“脱底棺材”——上半月山珍海味,下半月咸菜泡饭的“月光族”寅吃卯粮的意思是什么,并不值得鄙视,只是不能认同今天去花明天不知能否长出来的钱。
1918年某一个冬天,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在书房中度过了一个孤独的不眠之夜,此刻,他正要出门,碰到正好进门梁漱溟,他问儿子一句话:“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当时二十多岁,回答说:“世界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的。”他父亲说:“未知可否。”说完便走向附近的净业湖,投身于冰水之中……
从长远看,这个世界肯定会好的,但明天未必比今天好,或者说整体向好,也未必每个个体都好。因此今日有酒今日醉,“吃光用光,身体健康”也说得过去,反正明天好与不好,吃进肚子里都算赚到。
而种种啃老,花父母的钱没有“借了要还”的概念,就容易丧失用度的分寸,所谓“寅吃卯粮”,就是以不确定的未来,定义当下的生活。
前两年有个新闻,深圳某IT男,人到中年,年薪百万,对“明天会更好”充满信心,为此贷款买了两套房,让老婆辞职,还生了二胎……
不幸被公司裁员下岗,其实月薪一两万的工作也很难找,仅仅每月上万的房贷,就足以压垮他曾经挺拔的脊梁了,更别说已经被抬得很高的其他欲望开销。
“过九不过十”,每到临近退休的六十寿宴,在人们的热情祝福和寿公们灿烂的笑容背后,我似乎总能看到丝丝缕缕掠过的倜伥。
作为物资匮乏吃苦长大的一代,生活质量倒回去一点,是无所谓的。但“寅吃卯粮”已成社会共识,我们抻大了后代的胃口,给了他们独自根本无法负担的承诺,这才是我们这代人真正不懂事的地方呀。
用微信“扫一扫”(或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就可以轻松加入“上海农场人”微信公众号,阅读收听农场人有趣的故事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