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控在家,闲来无事,整理了些新闻里常用的“新古语”。
何为新古语?就是以前上学时没学过,但现在新闻里经常引用的古语或成语。
这些古语其实一直就在那里,只是我们以前不重视,不知道罢了。现在作为风向标的中央新闻稿件里经常使用,我们也得重视起来。学习一下,嘿,感觉还带劲。
短短四个字,省却话千言。尤其是那天然的国风意境,真是妙不可言,拍案惊奇!
比如下面这些新古语或成语,就很带劲,经常在新闻里或者演讲中引用。不知道就亏大了。
勠力同心,纾困解难,奋楫杨帆,笃行不怠,踔厉奋发,赓续传承,踵事增华,跫音激越!
灼灼韶华,风禾尽起,弦歌不辍,芳华待灼,云程发轫,培风图南,砥砺深耕,奋楫笃行,履践致远,岁月无虞足卓是什么字,来日可期!
当然了,新古语可不止这些,不过这些使用率最高,懂了这些作基础也能很好地掌握其他的。
下面我们就一一了解一下古人在这些词语中的智慧吧。至少我们要知道它们的读音、意义和出处吧。
【勠力同心】,可是个高频词,常听新闻的同学肯定耳熟。这个成语的核心是【勠】字,念lu4声,笔画多还不常见。对于这样不容易记的字,我一般都是拆解笔画编成顺口溜:三个鸟(羽)人齐用力。
需要注意的是它有一个通体字【戮】,一般我们可以把它们当成同一个字,同一个音。不过,细究起来,它们还是略有区别的。
【勠】字只有合并、尽力的意思。而【戮】字除了合并、尽力的意思外,还有一个“杀”的意思。毕竟人家右边带“戈”,那可是古代的武器。而【勠】右边是“力”字旁,只有出力的份。
和平年代,我们以德服人,不提倡打打杀杀,所以现在多用【勠力同心】。大家齐心协力,把活干了就行。别心里偷偷打小算盘,叽叽歪歪,阴阳怪气就好。
尤其是现在疫情严重,大家应该同仇敌忾,而不是互相猜忌,埋怨指责。你瞧,人家某学校的文章写得多好。
唉,疫情一来,甭管哪个领域行业,大家都是一筹莫展,受灾严重。这不政府领导又来给我们打气鼓劲了,来必言“纾困解难”。
【纾困解难】的核心字是“纾”,左边绞丝旁,右边一个“予”字旁。给你一缕丝锦,也许是给衣服送温暖,也可能是送钱吧。
常见的应用场景有什么“金融纾困”,“纾困稳岗”,“纾困政策”,……,我看这个词既可以当名词,又可以当动词,还可以当定语。再查它的出处,也是广博,怪不得用途广泛啊。
【奋楫争先】,外力纾困只是辅助,成功还得靠自己奋楫。楫者,舟之短桨,长桨曰棹zhao4声。
想法总是很美好,真要干起来就很难了,我们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弄点鸡血当兴奋剂,抵抗生活的蹂躏,踔厉奋发!
【踔】,卓+足,高而直的腿?大长腿啊,精神帅气!我怎么总看成:一足跳上桌,站在大庭广众的高处,想不振奋都不行啊。
唉,把“卓”看成“桌”,太马虎了。那不得错念成:卓力zhuo li,嘿,还真有【卓力】一词,表示:高高站立,坚定不动摇。带亏意思差不多,还能蒙混过关不妨碍理解。
不过,我们可不能写错啊!
【赓】=庚+贝,庚指道路,那么赓就指宝贵的道路吗?其实不是,它的本义是连续,继续,强调的是不间断,一般指革命道路的不间断传承。所以“赓续”只用在严肃、隆重的场合。
我最早认识“赓”字源于《红军过草地之倔强的小鬼》,陈赓过草地时被一位小鬼用善意的谎言欺骗了。陈赓,开国十大将军之一,原名陈庶康,他爷爷是湘军名将足卓是什么字,13岁时就改名陈赓了,看来也是为了继续传承他爷爷为民请命的革命精神,也算一种“踵事增华”吧。
【踵事增华】的难点在于“踵”字,踵=足+重,两脚后跟。既可以表示脚后跟,也可以表示继续。所以“踵事增华”=继承+发扬光大。
以前我们学过“接踵而至”,“接踵摩肩”,表示人很多,人挨着人,脚后跟挨着脚后跟。
唉,既然聊到了脚后跟,那就再说一个跟脚后跟有关的词语“跫音激越”。
【跫】=巩+足,巩固一下足,那不就是正步走嘛。果然,看到“跫音激越”我脑海里就出现了中国阅军式中的正步走,那真是雄赳赳,气昂昂,红旗招展,锣鼓喧天,……
好啦,我累了,也要吃饭了。没写完的下篇再唠。[呲牙]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