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中国人的祖先从新石器晚期就开始养蚕种桑,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蚕桑文化足以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
蚕桑丝织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五千年来,它对中国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蚕桑所成就的丝绸文化,一直以来就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时至今日,中国的丝绸制品也同样被全世界所认可和推崇。
一、起始
远古时代,人类以打猎、捕鱼为生。当时都是穿树叶、兽皮。并且工作、生活很不方便。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轩辕黄帝的元妃嫘(léi)祖,发现树上有一种小虫吐丝、结茧,先叫天虫,后命名为蚕。她发现蚕丝织成布,代替树、叶、兽皮,穿在身上,又轻巧,又暖和,干活还方便。她就开始养蚕。别人见她养蚕抽丝,织布,也学着养,越养越多,人类开始种桑养蚕。从此人们摆脱以捕鱼、打猎为生的单一局面,从事农耕,制作衣服,接受文明教育。从此物产丰富,减少相互掠夺,人民富足,部落得到统一,华夏文明蓬勃发展。嫘祖也被后世尊为文明始祖、蚕神。
后世赞嫘祖,
脱渔猎以事农耕,
制衣裳而兴教化。
德启三皇化干戈而为玉帛,
功高五帝养天虫以吐经纶。
功高共日月同辉,
英灵与天地共寿。
二、蚕与诗
因古时候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发展,多数的文人笔下都有桑、蚕诗句,描写女子采桑、养蚕劳作生活场景。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代指的是女子年轻时候的样貌,青春而美好。遍身罗绮者养蚕知识,不是养蚕人。—–指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底层人民的辛苦生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达诗人与相恋的女子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后引申为老师无私奉献,诲人不倦,耗尽自己,照亮别人的伟大精神。“十亩之间兮养蚕知识,桑者闲闲兮”—–写古代桑园枝叶茂盛,采桑悠然自得的美好景象,这应该就是古人的生态农业。“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代表蚕桑丝文化是古代女子心中的重要之事。能够养蚕、采桑、织布的女子是受到社会认可和赞扬的。
三、蚕与现代教育
以科学养蚕的模式,实践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过程,让实际操作有章可依,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为喂养小动物的形式,培养孩子的爱心、责任心。以记录操作过程的方法,使孩子注重细节,加强记忆,培养孩子善于记录,不断总结,继续提升的良好学习习惯。养蚕对于青少年素质教育有深远意义。
兴趣引导——对于远离农村的儿童来说。 “养蚕”是一项既能激发儿童创造兴趣,又易于儿童动手操作,调动家庭亲情的教育活动。生命教育——在养蚕的酸甜苦辣中,发现人生真谛,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学会生活。人本教育——教育应当以人为本,书本与实践相结合。引导社会、家庭关注儿童全面素质培养的科学活动。从儿童全面发展着眼.进行立体化的教育引导。思维教育一一学习科学养蚕知识,了解蚕一生变化过程,对于养蚕出现的突发情况有效应对。培养青少年谋定而后动的思维。懂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方法教育一一从养蚕之前的培训,养蚕过程的咨询,到养蚕结果的总结,填写养殖记录,相信科学、运用科学、善于总结,就是培养成功能力的关键。人格培育一一养蚕活动的开展有益于青少年道德人格培育,有益于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尽责之德、感激之情;有益于儿童道德的养成,培育君子人格。
四、蚕与智慧
从养蚕织布,到人类文明,再到五千年丝绸文化。这些都是古代伟大的祖先,在夜以继日辛勤劳动中产生的,是智慧的结晶。
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创造了中华五千年的蚕文化、丝绸文化、农耕文化惠及民生福泽后人,这是先贤伟大的劳动智慧。蚕经过卵生–四次蜕变–吐司–成茧–破茧成蝶。短短一生,却有6次变化,这是事物蜕变成长的智慧。春蚕到死丝方尽,告诉我们做事尽职尽责,竭尽所能。蚕吐丝、蜂酿蜜、草填新绿、花送清香,世间万物都有存在的意义,一定要找到自己发光发热点,积极努力照亮别人。这是让生命如何体现价值的智慧。古人讲:“男必耕耘女必蚕,古人尚尔我何贪”。告诉我们生而为人,一定要劳动,劳动是光荣的,不要贪图安逸享乐,这是业精于勤荒于嬉的生存智慧。
养蚕记
四月闲人少,采桑养蚕忙。五千年农耕文化,从养蚕开始。鹤鸣湖七彩庄园推出了以“追溯传统,绽放生命”为主题的【养蚕记】活动,以发扬农耕文化,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口号:养天虫,重科学,勤记录,多实践。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