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尚君
与新冠病毒短兵相接的半个月里,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的几处社区短暂封闭。
在管控区,24岁的产妇经全力转运,顺利诞下新生命;两位高龄老人在社区工作者的陪同下走完生命最后一程;平房区新增4组移动卫生间解决了百姓的如厕难题;66位透析患者有专车接送,准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集中隔离家庭的宠物和花草也有专人照料……
4月18日,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5个社区——36个网格化片区,由管控区调整为防范区,正式解除管控。酒仙桥街道共接办群众服务保障事项上万件,最大限度服务好居民医疗和生活急难所需。
酒仙桥街道常住人口约67000人,此次疫情被纳入管控的就有4万人。除了人口规模较大、高龄老人偏多等特点,酒仙桥地域房屋类型复杂,还面临着物业服务单位缺失等难题。
酒仙桥街道疫情防控现场指挥部热线接听现场。
“像攻山头一样”,酒仙桥街道工委书记徐宏祯说,“酒仙桥打下了疫情防控的硬仗”。
酒仙桥街道一直探索符合区域特点的疫情常态化防控模式,由社区和机关干部任职的网格长、社会动员组成的“久久爱”志愿服务者,以及邻里互助的居民体系等三支力量组成了战疫主力军。
在徐宏祯看来,这三支力量形成了全覆盖的群众工作联系网络、全时段不间断的服务网络、全天候无缝隙的保障网络,创造了当地战“疫”的新模式。
敲门入户,从“侦探”到“问需”
4月3日,北京酒仙桥和望京地区突发疫情。当晚9时,酒仙桥街道电子球场社区党委书记燕艳调动所有社区力量,连夜对辖区居民开展流调工作,“每一户都要敲进去”。 燕艳所在的社区属于酒仙桥街道二街坊,是北京本轮疫情唯一的高风险地区。
二街坊人口最多、区域环境最复杂,给社区工作带来不小挑战。燕艳带着年轻干部连续三天奋战在一线,社区团队先后敲门入户7次,前几次“侦探”,尽可能找出、扼制病毒遗留的“蛛丝马迹”;后几次“问需”,将高龄老人、急症患者、孕产妇、婴幼儿等特殊关照的群众登记在册,提前梳理未来服务保障工作的重点。
疫情禁锢住脚步,但无法按下百姓生活的暂停键。
“4万人的防控,我们用最深情的温度做好服务保障。”徐宏祯表示,酒仙桥街道大幅度提高社会动员力,尤其是最广力度打造的“久久爱”志愿服务体系“优势明显”。
为居民安排紧急就医。
“久久爱”志愿服务队组成“买菜购药小分队”“敲门行动小分队”“心理疏导小分队”“紧急抢修小分队”“应急值守小分队”,各尽所能充实社区疫情防控力量,在网格中,守护着大家的健康安全。
“6街坊有位居民腿脚不好,需要把快递送上门……”4月13日,包楼社区工作者在六街坊居民群内转达居民诉求,京东小哥“马上就送”,将快递送到家门口。链家管家运送生活物资、定时倒垃圾,每天都要来回往返40多趟,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
社区居民也是网格服务保障的重要一环。酒仙桥社区充分发挥街道社区“门楼院(片)社”四级自治体系作用,在原有党组织架构基础上,成立楼门微信群,积极带动居民志愿者成为“信息员”“宣传员”“保障员”,助力社区防控保障精准高效。
回应群众诉求的疫情专线
酒仙桥疫情防控现场指挥部于4月8日迅速成立起来。4月9日一早,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科长宋宁前来报道,一进门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这个临时改建的办公大厅一大片区域摆满了电脑、电话配置齐全的办公桌,再往里掀开遮挡的布帘,后面码放了一排排的行军床,“有种要上战场的感觉”,还没等回过神来,宋宁的耳边便响起此起彼伏的电话声。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工委副书记陈鹏介绍,街道指挥部制定了“三集成”:集成办公、集成受理、集中解决,“三主动”:主动面对、主动受理、主动解决的服务保障模式,到目前酒仙桥街道精准受理各类群众服务近4000件,离不开“一条热线”的牵引。
“64319688”——这条疫情专线串联了指挥部20余台电话,据估算,它每天响起的频率至少600次,最多一天可达到1000次。眼下,它已成为酒仙桥街道居民生活兜底最便民的热线。
“电话要第一时间接起,绝对不能漏掉一个。”酒仙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丹讲起话来嗓音是沙哑的,她在指挥部负责安排调度医疗保障组、政策解释组、事项受理组、问题解决组的工作,在她看来,热线接听组是回应群众诉求的最前线。
短短半个月,指挥部热线接听组组长、接线员刘静雅在电话中帮助居民处理了多起紧急事故。
电子球场社区党委书记燕艳为居民答疑解惑。
4月13日凌晨4时,她接到了四街坊社区居民的求助电话。一位24岁、已经怀孕34周的年轻产妇有早产迹象。刘静雅在电话里听出了这对小夫妻的慌张,立刻从脑海中调出了自己的生产经历,一边疏导安慰,一边协调医疗保障组和机动保障组的同事,联系医院、等待120救护车、转运产妇……
紧张焦灼的60分钟,刘静雅像娘家人一样,始终在电话里和产妇保持沟通。当天早晨望京疫情,她收到了这对年轻夫妇的喜讯望京疫情,“母女平安”。
4月15日下午4点,燕艳所在社区的一位高龄老人发生自然死亡。受理事件中,刘静雅联络了殡仪馆、民政局,燕艳打开视频,全程与老人的子女通话,并和社区工作者一起为老人整理仪容、帮着入殓,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陪伴着一个生命走完最后一程。
畅通分级诊疗的就医渠道
徐宏祯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医疗保障占到了管控区服务诉求的90%以上。
医疗保障组组长宋宁的手中有一本台账。分门别类记录了36个网格区的重点保障人群,包含孕妇孕检、肿瘤患者、婴儿幼儿、独居老人、失能老人等。
在朝阳区卫健委的支持下,酒仙桥街道组建了30人的医疗保障专班。为了最大限度提升外出就医保障,酒仙桥街道严格遵守疫情规定规范,区域内实行“分级诊疗”的运转模式。
“分级诊疗”第一级是家庭医生进驻社区,登门为居民“问诊把脉”,研判病情态势。 如果需要外出就医,车辆保障组、应急值守小分队的同事们便即刻动身;如果需要现场处置,卫生服务中心的25名全科医生马上就位实施医疗急救措施,如果需要代买药品,链家管家组成“买菜购药小分队”和指挥部的购药小组便行动起来。
到目前,酒仙桥街道处理昏迷及脑梗心梗等紧急病症143人,儿童呕吐、高烧、瓜子卡塞等紧急病症203人,核酸检测人数已经达到40万人次。
4月18日,酒仙桥街道解除管控。居民走出家门迎接疫情过后“最美人间四月天”。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