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武川.敕勒川 常玉良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北朝民歌《敕勒歌》的歌词。那么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中所反映的“敕勒川”到底是指哪个地方的风景,一直以来众说纷坛,莫衷于一。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敕勒川”指现在的阴山南的“土默川”(今天的呼和浩特平原)。但随着对内蒙古各地文史资料的交融汇合研究。“敕勒歌”所指的敕勒川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历史考证越来越指向一个地方~武川。中国3世纪至5世纪期间,在大漠蒙古高原活跃着一个民族。这个民族有多种称呼“敕勒”、“丁零”、“铁勒”、“泰达”……,但主要称呼是“敕勒”。敕勒人的祖先是回纥人,公元6世纪以后从蒙古高原西迁至西域。在今新疆北部阿拉泰地区建立了“敕勒国”。他们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大青山所处的古老阴山山脉线,是中国400毫升年降水量分界线,阴山南年平均400毫米降水量以上,阴山大青山以北武川年平均400毫米或略低于400毫米降水量。武川境内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然这400毫米的降水量造就了水草丰美,深深的吸引着生活在年降水量200毫升左右的大漠深处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地区的游牧民族纷纷前往,他们习惯了干旱、荒漠、过度放牧造成草场的荒凉,来到了水草丰美的武川境内,来到了从未有过的天堂草原。
新疆至武川一直以来,历史上就有一条人、羊、牛、盐、铁、茶、马的游牧和商业的通道。中国北魏时期“敕勒族”就是沿这条通道,从新疆来到了武川境内。这条通道在前期历史记载中不太清晰,只记载从武川到达尔罕草原(今达茂旗一部分)可到新疆。康熙三十五年统一外蒙古之后敕勒歌歌词,到乾隆五年,旅蒙商开辟了一条从归化城(呼市旧城)到新疆的“营路”,在武川设有驿站,逐渐变成有店铺的商镇,即今天的可可以力更镇(简称可镇)。可镇形成的历史事实,印证了新疆自古以来与武川有一条天然通道,佐证了“敕勒族”来武川境内确实有一条历史通道,“敕勒族”就是沿着这条通道来到武川境内的。敕勒族的毡帐行李和生活用品,随牧随车一路拉着。车辆的车篷就是一个穹庐。全家都在一辆车上,只要套上牲畜,随时都可迁移。为便于在深草地区经常活动,车轮能有效避开障碍物,这种车的轮子做得很高,因名“高车”。一个部落就是一大群高车,文献上就叫“高车族”。他们白天驾着高车,驱赶马、牛、羊群,在辽阔的草原上放牧,夜晚就躺在高车里睡觉,自成天地,自得其乐,生活是比较自在的。过着悠闲自得神仙一样的生活。“敕勒川,阴山下……”那么敕勒歌中所描绘的广阔草原风景是阴山南,还是阴山北呢?是武川呢还是土默川呢?中国自晋朝〔公元357—385年〕时,高车族在阴山以北一带驻牧生活就有了记载。
前秦苻坚执政时遣大司马苻洛率众20万与鲜卑族交战。鲜卑族首领拓跋什翼犍战败后,“率国人避于阴山之北”,因高车族“四面寇抄,不得刍牧”复渡漠南,至云中。从文史中可见高车族生活在阴山以北。当时尚有军事实力寇抄鲜卑族,甚至还把侵扰家园的鲜卑族驱逐出境。武川位于阴山北,土默川位于阴山南。可以初步断定,魏晋时期“高车族”生活于阴山北是肯定的。北魏天兴二年〈公元399年〉春,道武帝拓跋珪率兵大袭高车,以所获高车众起鹿苑于南台阴,广轮数十里,凿渠引武川水注之苑中。从史料中可见,高车族已经在武川驻牧生活了,遭到北魏第一个皇帝拓跋珪的率军“北击长川”袭击。文中“鹿苑”,旧时指帝王的园林。可见“高车族”在武川已经建国,高车族首领还在武川建有皇家园林。但“高车族”被征服了,从此高车族人沦为奴隶。那么“高车族”当时生活在阴山北武川是毫无疑义的了。道武帝拓跋珪的孙子拓跋焘文献又有记载。文献记载,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24~451年〉执政时,曾将被征服的“敕勒部”〈高车族〉,迁移到阴山沿线放牧。显然,这时的阴山沿线即指阴山南的土默川,也指阴山北的武川。但“敕勒族”身份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是生活的主人,现在是北魏鲜卑贵族的奴隶。原来给自己家放牧,现在给北魏鲜卑贵族放牧,部族离散,妻离子散。那个曾经北魏鲜卑人叫“武川”,自己“敕勒人”叫“敕勒川”多河流的美好家园已不复存在。家国情怀犹然而生,离散的“敕勒人”为了不忘自己的“祖国”,把民间早已经创作的民歌《敕勒歌》悠然传唱。国破山河在,故土难离敕勒歌歌词,不得为之。
《敕勒歌》功能发生了变化,吟唱一为怀乡,二为联系本民族的族人。最初民间创作的以娱乐为目的功能显然不存在了。时下民族团结,国家长治久安是大局。但为了厘清历史事实,揭示一个历史上弱势民族的伤疤,于心不忍,但实属无奈。但由于自己本族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保障,沦为亡国奴,做了奴隶,情何以堪!但历史本应该真实,才可以警世后人。公元534年,历史上强大的北魏王朝分裂了。当时,南北朝对峙〈长江北北朝政权,长江南南朝政权〉,互有杀伐,虽北强南弱,但谁也无法吞并对方。北魏只顾与南朝政权作战,家中后院起火。北魏分裂成东魏〈公元534~550〉和西魏〈公元535~556〉,东西魏并立,此时的拓跋氏由盛而衰,名存实亡。公元546年,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宇文氏发动战役,旨在攻取战略要地玉璧城,进而打开西进的道路,但屡攻不下,伤亡惨重,高欢忧愤成疾。这时,“雁臣”官员–斛律金〈也有的史书叫胡律京〉为高欢唱了这首《敕勒歌》。高欢出生在今天内蒙古包头一带,听闻歌唱“……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国家分裂,同朝互戈,家园被毁、胜利无望……。感慨大哭,并记录了下来。从此《敕勒歌》便流传了下来。北朝后期,武川先后属东魏、北周。北周拉开了武川隋唐历史的帷幕。历史应该感谢高欢,没有这位东魏丞相上流社会人物的传播,《敕勒歌》流传不下来,她将会荡涤在敕勒族或高车族的消亡和战乱中。历史也更应该感谢斛律金〈胡律京〉,没有他的传唱,《敕勒歌》也保留不下来。是两位风云政治人物的奇遇,造就了今天人们仍能看到《敕勒歌》,欣赏联想到歌中所描绘的北魏时期的敕勒武川草原。但历史同样不能忘记,斛律金仅是《敕勒歌》的传唱者,高欢仅是《敕勒歌》的传播者。而她的作者在民间,是敕勒族或叫高山族的人民,她所描绘的大草原也是敕勒民族尚有家国时,在武川生活的风景。
《敕勒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敕勒歌》是北朝时期的民歌,在中国历史上,从北朝到隋代,武川和土默川〈今呼和浩特平原〉及整个内蒙古平原上,活动着的主体民族虽然是草原牧民,但还有不少汉人,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在汉语中“川”,指河流。“丰”,指盛、大、多。“州”,一种民族聚集自治行政区划单位。“滩”,河边淤积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州。在北魏时期,武川的地貌多河流,直至现在仍有卯独沁河、抢盘河、塔布河、中后河、巴拉干河、壕赖沟河,蜿蜒曲折流淌于武川至百灵庙一长串河~~长川 。鲜卑人拓跋氏为了炫耀武功,把当时的武川叫武川,史书中甚至也有叫“长川”〈……北击长川……〉。但现在的“土默川”(今呼和浩特平原),当时还不叫“土默川”,沿袭秦汉时期的郡县制管辖,叫云中郡。更主要的是,北魏初期的现今土默川地貌是“滩”而不是“川”。一是黄河还在不断改道,大小河流的河道频繁改道,地表切割纵横。再加上兵连祸连,“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一派荒凉景象。北魏500多年以后的“辽”,地貌仍以“滩”为主要特征,叫“丰州滩”。
直到明朝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成吉思汗的第十七世孙“阿拉坦汗”〈也有叫阿剌坦汗〉,明朝政府册封他为“顺义王”(意为归顺忠义)。引领“土默特部”进驻丰州滩,丰州滩才改称“土默川”。但这时已距北魏那个高车族或敕勒族在“敕勒川”〈武川〉放牧时代已近1100多年了。无论如何,仅以“川”字从字面上考证,“敕勒川”是当时的“武川”还是当时的“土默川”是不足为据的,认定《敕勒歌》中描绘的场景是现今的“土默川”是站不住脚的!千淘万漉虽辛苦,风沙散尽始见金。《敕勒歌》的历史和歌中描绘的场景终于明白: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敕勒川”为现今武川,歌中所描绘的场景为当时武川草原的无限风光。牛羊肥美、花儿鲜艳、骏马如飞、白云相伴、清风吹过、绿草摇曳、牛羊忽隐忽现…………。于二0一八年十一月十八曰
常玉良 个人简历(1970一),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内蒙古师范大学财会专业毕业,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曾在伊利集团,呼市炼油厂呼石化项目、内蒙古鸿元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主要作品 散文《“庙沟村”的形成》 《庙沟家乡的山杏》 《解读庙沟的庙》 《大榆树之殇》《武川县庙沟榆树店大榆树》 《历史武川·武川镇》 散文《“庙沟村”的形成》发表于中国头条“中国著名作家田彬先生推荐:《“庙沟村”的形成》,中国塞北网、中国天堂草原摄影网。与散文《庙沟家乡的山杏》 《解读庙沟的庙》发表在中国观网华北区刊《塞翁诗会》。散文《大榆树之殇》发表于《北方文苑》,散文《历史武川·武川镇》发表于《塞北风文集》,散文《武川县庙沟榆树店大榆树》发表于《塞北网》。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