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杭州人小陈,在杭州工作好几年了,中间换过多家单位。
小陈的女儿一直在安徽老家读幼儿园,明年要升小学了,小陈想把女儿接到杭州读书,一打听,需要出具在杭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参保证明。
工作换了那么多,有没有缴过社会保险?累计缴纳有没有1年?参保证明去哪里开?小陈一头雾水。
他拨通了12333专线。一个电话,不到10分钟,解答了所有的疑问。“现在可以放心接女儿过来上学了。”小张兴奋地向电话那头的咨询员连声道谢。
外来务工人员小张,给12333发了一封邮件,反映老板恶意拖欠工资的问题。
两天后,他又发来一封邮件,感激之情跃然纸上:“两天前在这里提交上访信,今天就收到12333来电,帮我解决了欠薪事件,心里终于踏实很多啦!咨询员的态度非常友善、亲切,除了感谢还是感谢!记得曾经在外地也被拖欠工资很久,三番五次讨要老板也不理睬,而来回讨要工资开销就要一两千左右,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大的负担……”
“医保证历本丢了,怎么补办?”
“养老保险关系怎么转移?”
“小孩刚出生就住院了,还没来得及参加医保,医药费能报销吗?”……
在杭州,只要拨打12333热线,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通过这条电话线,杭城百姓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培训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咨询、信息查询、投诉举报等全方位服务。
综合指标名列全国第一
服务规范成为全国蓝本
2005年12月15日,杭州市人力社保咨询投诉专线12333正式运行。
11年过去了,这条专线已经成为人力社保部门服务范围最广、服务方式最齐、服务触角最深的公共服务平台。日均来电量达1.3万个,日均提供网上、短信、传真等服务1.3万人次,建设了60路区、县(市)远程座席,实现了“一地呼叫,全市联动”,并与省12333、市长公开电话12345可以互联互通及三方通话。
在人社部信息中心对全国12333开展的暗访中,杭州12333综合指标名列全国第一。杭州12333起草的服务规范,成为《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规范》的蓝本。
随着人力社保事业的发展,市民对12333的咨询服务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热线背后,是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组成的特殊团队——他们要熟记与人力社保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杭州社保局官网,平均每个人每天要讲5个小时以上的电话。
从2005年至今,12333专线11年来累计处理公众来电2500余万个,作为元老的咨询服务二科科长沈珏感触很深。
“从最初的30名咨询员,发展到如今80人,我们的咨询系统更完善,服务更规范,流程更清晰。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服务观念也一直在变。”沈珏说。
沈珏说,早期的12333只起到一个简单咨询的功能,而现在则成为让市民随时随地获取人力社保信息及沟通交流“一站式”服务的平台。
不“踢皮球”、不说“官话”
每人每天要接100多个电话
“我们每人每天平均要接100多个电话。为了做到‘接通一个,满意一个’,我们对于知道的情况,要即时答复,不知道的情况,要记下来,去各相关部门咨询反映,等有了结果,再反馈给来电人。”沈珏说,“按照一个电话3分钟来算,每个人一天就要讲5个小时。事实上,一通电话常常不止3分钟,所以嗓子发炎也成了我们的职业病。”
咨询员蔡莲杰,加入12333团队已经4年了。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刚入职参加培训的时候。一进来要先培训半年,社会保险的5个险种要分别考试。最后还有理论、实践的考试。我们那批一起培训的60人,最终留下的只有29人。”蔡莲杰说。
刚刚入职12333团队的职场新人毛旭云,说起最难忘的事杭州社保局官网,是她挨的“一顿骂”。
“就在不久前,有个人打电话来,一接通,劈头盖脸就给我一顿骂,我当时就蒙了。”毛旭云说,她默默听完这顿骂,等来电人发泄完了,才能够进行正常沟通,终于问清他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
“原来,来电人要办社保转移,他说两年前就已经办好了相关手续,但现在却查询不到任何转移的记录。于是打电话来大发雷霆。”
“我当时就把他这个情况记录下来,之后去找经办窗口核实。核实发现,根本查不到他办理相关手续的记录。我给他回了电话,提醒他当时是不是没有提交转移接续信息表,所以窗口无法录入具体转移信息。他马上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态度就变得很好了,还感谢我呢!”毛旭云说。
“听到他的感谢时,感觉自己那些委屈和辛苦都不算什么了。”毛旭云笑着说,这样的经历,80个咨询员都有过,而且经常会碰到。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