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稳定更新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

静止时手指弯曲颤抖帕金森日,手脚不听使唤

明明想控制抖动,却控制不住

这种动作跟不上脑子的无力感

是帕金森病人的日常

很多名人曾被帕金森病“困住”

作家巴金自述

“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

拳王阿里称之为

“一生中最艰难的拳击赛”

77岁的老汪(化名)9年前开始出现行走缓慢,走路小碎步,还伴有四肢不自主的抖动,拿勺子喝汤时总会洒在身上,就诊至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帕金森病。我院神经内科医疗团队及康复师团队协同为其量身制定治疗方案帕金森日,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肢体运动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经颅磁治疗、推拿治疗、关节松动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等康复治疗,每天不间断地督促老汪在足够休息的基础下床进行步态训练。

通过七年的小剂量药物联合康复治疗等方式,老汪的帕金森病控制良好,四肢抖动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已经可以自行吃饭、行走,面部表情也变得丰富了,能与周围的人自如对答。他表示非常信赖普陀区人民医院的医生,定期会来神经内科门诊随访,并在康复科进行各项康复训练。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每年的4月11日为“国际帕金森病日”,这一天是帕金森病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今年的主题是:与你同行,不再惧“帕”。

帕金森病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运动症状(最经典):

慢(核心症状):运动迟缓。行走缓慢、起步困难、走路碎步、写字变小,表情减少,言语含糊等。

抖:静止性震颤。“搓丸样”动作,静止时明显,精神紧张时加剧,睡眠时消失。

僵:肌强直。肌张力升高,放松状态下活动患者关节时阻力感明显,常像转动齿轮一样。

倒:姿势平衡功能障碍。可见于帕金森病中晚期。

非运动症状:

焦虑、抑郁、认知障碍(痴呆)、嗅觉障碍、便秘等。

帕金森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目前在医疗界帕金森病尚无法根治,但它和高血压一样,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控制病情。原则上用药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较小剂量达到较满意疗效,不求全效,尽量维持药物有效的时间更长。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同时配合康复治疗,可针对患者主要功能障碍进行改善,对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有促进作用。

康复治疗方法

(一)运动训练

直腿抬高:平躺在床上,绷紧踝关节,直着往上抬大腿,每次抬起来坚持十秒钟,一次可以抬十下,每天可以重复做五组。

静蹲训练: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腰背紧贴墙壁,屈髋屈膝90°。每次维持 15-30 秒,练习 3-4 次。

(二)头颈部训练

帕金森病患者的颈部往往非常僵硬,呈前倾姿势。可以进行头部上下运动,左右摆动等活动,注意循序渐进,可在活动末端停留几秒钟。

(三)被动牵伸训练

患者的肌肉容易僵硬,可进行躯干和肢体的被动牵伸训练。

躯干拉伸:仰卧,双臂在身体两侧打开,双腿并拢屈膝,两脚平放地面,保持躯干不动,两腿并拢转向一侧,并尽力贴近地面,感受腰部的拉伸,身体在拉伸最大位置停留20秒左右,再换另一侧进行,重复2-3次。

(四)平衡及协调训练

平衡板或平衡球训练:患者站在平衡板或者平衡球上,努力保持平衡。注意要在治疗师或家人监督的情况下做此项,避免摔倒。

单腿站立训练:抬起膝盖,脚尖离地约五到十厘米保持抬起的状态一分钟,一边缓慢呼吸,一边维持姿势换一只脚,也进行相同的动作。

帕金森病的治疗没有绝对的固定模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阶段、病情进程、经济条件等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我院神经内科、康复科为您保驾护航。

科室介绍

神经内科

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团队,有丰富的帕金森病诊疗经验,联合我院康复科、中医科等科室,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药物与康复并重的专业诊疗指导和全程管理。神经内科拥有完整的三级医师梯队,除病房、门诊外,拥有完整的神经电生理室,学科先后获得“普陀区十佳学习型班组”“上海市模范职工小家”“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提名奖”“普陀区人民医院创先争优优秀工作品牌”“普陀区人民医院十佳服务窗口”“上海市巾帼文明岗”“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等多项荣誉。

康复医学科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是普陀区重点学科、普陀区特色专科,同时为全国脑卒中早期预警与脑血管健康管理应用研究中心、国家卫生部的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基地、普陀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普陀区康复质控、普陀区医学会康复学组挂靠单位。目前科室临床工作包括门诊康复和住院康复,开展成人康复与儿童康复服务。科室以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特色,以神经康复基础与临床、医工结合研究为重点,以临床康复一体化为方向,同时开展脑卒中与骨质疏松康复预防,将现代康复技术与传统康复相结合,开展全过程、全周期康复。

专家介绍

神经内科

刘晓红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主任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老年神经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衰老与退行性疾病学会理事,上海卒中学会理事,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315”工程第二批学科带头人。

擅长脑血管疾病、认知障碍疾病、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系统常见病及危重疑难病的诊治。

朱咏新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审稿专家。

擅长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脑血管疾病、认知障碍、帕金森病等),其中在神经心理学方面有一定的研究。

康复医学科

郝又国

康复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美国 访问学者

上海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康复装备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冲击波治疗专委会常委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委会常委等

上海市普陀区康复质控组组长

上海市普陀区医学会康复学组组长

擅长脑卒中、周围神经损伤、骨关节功能障碍、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失眠等病症的康复评定与治疗。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4项,主编专著5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主办7次国家继续教育项目。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夏 菁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上海普陀区康复质控组秘书

上海市普陀区康复医学会康复学组秘书

中国康复医学会脑成像与康复学组委员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医药教育促进委员会委员

2017及2019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上海康复优质服务-先进个人”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管理研究所“脑卒中早期预警与脑血管健康管理多中心研究”课题组成员

华西医院国家重点研发课题“脑血病运动与认知康复体系” 课题组成员

从事神经系统疾病诊治及康复20余年,研究方向为神经康复及重症康复。主持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脑卒中早期预警与健康管理子课题1项,区科委课题1项,江苏医科大学课题1项,参编康复专业著作2部,实用新型专利3项,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

林 敏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中级辅助技术工程师

ISCD临床骨密度评价医师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测量与骨质疏松诊断专家委员会医师课程讲师团成员

上海市中西结合学会养生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第一届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神经重症康复学组成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流派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评价以及骨关节疾病、脑卒中等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参与多项市局级课题,获普陀区杏林优青培养计划立项,发表论文4篇,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2020年度上海市职工先进操作法优秀成果奖获得者。

供稿:神经内科、康复科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稳定更新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