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万劫不复 纵然相思入骨意思_相思入骨的诗句_纵然相思入骨英语

国风·王风·采葛

先秦佚名

纵然相思入骨英语_相思入骨的诗句_纵然万劫不复 纵然相思入骨意思

关于《王风·采葛》的主旨,旧说随意性很大。

《毛诗序》以为是“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

朱熹《诗集传》则斥为“淫奔”之诗,说“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

吴懋清《毛诗复古录》则以为采葛(萧、艾)比喻平时蓄养人才,“临时方获其用,若求之太急……一日则如三月之久”;

牟庭《诗切》说是“刺人娶妻……而徒溺其色,一日不见,则思之如三月之久”;

姚际恒、方玉润、吴闿生却一致认为是怀友忆远之诗,方氏申述云:“夫良友情亲如夫妇,一朝远别,不胜相思,此正交情深厚处,故有三月、三秋、三岁之感也!”(《诗经原始》)

近人如闻一多则多主恋歌说。指出“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怀者女,则怀之者男”(《风诗类钞》)。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爱不关风和月”,余以为,这又是一首唯美的情歌。

诗的内容和技巧非常简单,用了诗经中最常用的三章复沓章法,而且每章只改动了两个字,“彼采葛”、“彼采萧”、“彼采艾”,“葛”、“萧”、“艾”,后面“如三月”、“如三秋”、“如三岁”。这几乎可以说是《诗经》复沓章法最凝练、最简洁,也是最出神入化式的应用。形式上如此,技巧上如此,内容上也同样是既简约又丰富,简直达到了情诗创作中的极致。

这首两三千年前的情诗,为什么这样简约,读后却又能产生出浓郁得化不开的爱恋感觉呢?原来相思入骨的诗句,这和中国传统的爱情理念以及华夏文明的文化本质息息相关。

过去人表达情感都非常含蓄,明明很想念一个人,却不说我好想你。明明很爱恋一个人,却不说我很爱你。

还是来看这首小诗吧:又是好些日子没见着那个人了,找又找不到她,这可叫我如何是好?

风,吹过来,我跟风儿说,让风带去我的消息,也让风捎来你的讯息,我俩,且听风吟……

葛藤花开了,我跟花儿说,花儿听得懂我的声音,你看,不远处山坡上的花儿一片绚烂,我俩,且听花开的声音……

其实,那表白的话不是不想说,是道不完,说不尽!她不在身边,太阳很晚才下山,日子过得好慢好慢……

那个采葛的姑娘,一天没见着,好像隔了三月啊!

那个采萧的姑娘,一天没看到相思入骨的诗句,好像隔了三秋啊!

那个采艾的姑娘,一天没见面,好像隔了三年啊!

就这样想念一个人。当然也可能是她——想他。

“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诗经植物图鉴》里说:葛,生长前后只需要三个月即可开花结果,所以说三月兮;萧,则须待秋而成熟结实,这里是类比手法,三秋所指代的时间为九个月;而艾草则长得越久越好,最久者可至三年,所以说如三岁兮。

看似简单的一首小诗,仿佛无意间的吟咏,你以为是古人随口而唱的歌谣?

为何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要知道,强调这个“秋”,而不说“夏”,“春”,“冬”,是因为秋天来了,秋风萧瑟,草木凋落,秋雨寒凉,最令人生发离别情绪。看看后世文人作品里的离愁别恨之情,哪个不是步其后尘借“秋”来倾诉呢?

秋,是收获的时节,漫山层林尽染,满园瓜果飘香;秋是伤感的季节,“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自古至今,相思都是一块心病,见不到那个人,什么都难以治愈!

秋风秋雨愁煞人!真的!!

相思入骨的诗句_纵然相思入骨英语_纵然万劫不复 纵然相思入骨意思

【注释】(1.1)

1.采:采集。

2.葛:葛藤,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3.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艾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4.三秋:三个秋季。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

5.艾: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子供药用,可制艾绒灸病。

6.岁:年。

【注释】(2.1)

1.葛(gé):葛藤,其皮可制纤维,织夏布。

2.萧:植物名,蒿类,有香气。古人祭祀时所用。汉毛亨《毛诗故训传》:“萧所以供祭祀。”古人在祭祀时杂以油脂将它点燃,类似后世的香烛。《周礼·甸师》:“祭祀共萧茅。”东汉的经学家杜子春注《周礼》云:“萧,香蒿也。”

3.三秋:三个秋季,共九个月。唐孔颖达《毛诗注疏》:“年月四时,时有三月。秋三,谓九月也。”

4.艾:植物名,艾叶可供药用和针灸用。宋朱熹《诗集传》:“艾,蒿属,干之可灸,故采之。”汉毛亨《毛诗故训传》:“艾所以疗疾。”足见以艾叶针灸治病,起源甚早。

相思入骨的诗句_纵然相思入骨英语_纵然万劫不复 纵然相思入骨意思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