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采斐然的《岳阳楼记》使得他成为了北宋一介文学大家,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他成为了宋朝的一代名臣,率兵戎边西北、令西夏军队闻风丧胆而获得“小范老子”之称的他彰显了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这样一位能文能武、文采卓越又为政清廉的忠仕贤臣不是别人,正是北宋的“全才型”官员范仲淹。
有人曾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范仲淹再怎么完美也有私德方面的瑕疵,比如说他五十岁的时候娶了一位雏妓为妻,可以说是染指妓女、有伤风化、私德有亏。
而实际上,范仲淹与最后一任雏妓出身的夫人甄氏之间的感情过往非但不是想象中的那般龌龊不堪,反而还有情有义、颇为纯真,堪称是北宋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自强不息、才学了得的北宋好少年
公元989年,范仲淹出生在徐州的一户官宦人家,但命运无情,范仲淹2岁之时其父范墉便病逝了,为了衣食俱暖,母亲谢氏只得带着儿子改嫁给了一个朱姓读书人。
幸运的是,继父对母子二人十分爱护,还细心地教范仲淹习字、弹琴,彼时,年幼的范仲淹一度以为继父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范仲淹长大后,渐渐知道了自己的出身和家世,他发誓要凭借刻苦读书、奋发向学而正式回归本宗。
自那以后,年少的范仲淹辞别亲人,委身于破庙之中,在缺衣少食的条件下勤勤恳恳地读书致学。公元1015年,26岁的范仲淹进士及第,2年后入仕为官,终于实现了心中的夙愿。
昔年,范仲淹回乡认祖归宗却遭拒,因为范氏族人都不希望他回来分走一份祖产。
已经中举的范仲淹无依无靠,却不坠心中宏志,他在一处寺庙中找到了暂且可以安身之所,每日早晨用很少的米熬煮成一锅粥,等到粥全部凉透结块之后,范仲淹将之切成四块,2份拿来当早饭,2份留作晚饭,再无其他食物果腹佐餐。
希望的萤火虽小、日子虽然艰苦无味,可范仲淹却在苦寒的境遇之中磨炼出了超凡的意志力,其后,志存高远的范仲淹取得了功名,不但成功地认祖归宗,还叩开了读书人治国平天下的大门。
矢志报国、能文能武的官场多面手
寒门学子入仕后一向是从基层小官做起的,范仲淹自然也不例外。初入宦海的那些年里,范仲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学智慧,为官一任便造福一方,在摸索为官之道的同时还能恪守本心,这,便是范仲淹不同于凡众,最终能成为一代名臣的人生底色。
14年后,已近不惑之年的范仲淹凭借才干实绩而博得了宋仁宗的信重,默而有识的他被调任到皇帝身边,成了一位内阁校理,直接接触朝政诸务,向仁宗提供治国的智慧锦囊。
宋仁宗赵祯在位之初,霸气专权的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把持朝纲。范仲淹以为这样不妥,大胆奏本上疏,请求太后归权还政于仁宗。
刘太后自然不喜直言进谏的范仲淹,她将范仲淹贬官到河内府,算是给了他一个政治警告。
然而范仲淹却不以为意,他为官尽职尽责,将原本民生凋敝的河内府治理得越来越好,刘太后去世后,宋仁宗速速拟旨将才臣范仲淹重新调回了身边。
重返京师后的范仲淹在直言进谏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但凡不利于朝政稳妥、政风清达的事情他都会上疏奏折,甚至不惜触怒皇帝、弹劾宰相。
天性如此耿直且不懂曲婉,令范仲淹在8年间历经了3次贬官范仲淹简介,官场挚友纷纷劝其认清形势、少言避祸,而范仲淹却淡然一笑道:人生不过百年耳,中年的岁月方可有所作为、一展抱负,又岂可被功名所累?!
无论顺境逆境,人至中年的范仲淹始终都在珍惜韶华、谨慎致仕,因才能卓著、办事公正,范仲淹与宋仁宗一道谋求革旧求新,推行了“庆历新政”。
当大宋与西夏战事初起,儒臣范仲淹自愿调任边疆,亲自整抓军务、巩固边防、沉着冷静地应对边关局势,受到了军队和边关人民的赞可和爱戴。
为了能够成功抵御西夏的进攻,范仲淹将边疆的异族部落都团结起来,严明赏罚制度、制定共同进退的规约,在大宋与西夏两军对峙不下的数年之间,成功地将败势扭转为胜局,令西夏敌军闻风而丧胆。
西夏的将领知道彼时已经势成孤微,不会再从战事中得到什么好处,便尊呼范仲淹为“小范老子”,主动卸甲称臣,与大宋签订了议和的条约。
身为一介儒臣,范仲淹却怀着一腔报国热血打破了事业范围,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为大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有关和平与发展的难题,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简介,彰显了他能文能武、甘为官场多面手的忠臣本色。
尊妻敬内,感情真挚纯粹的千古完人
范仲淹一生娶过3位内人,他的原配发妻是他昔日同窗的堂妹李氏,李氏出身于大户人家,与范仲淹情投意合、举案齐眉,只可惜李氏福薄命弱,很早就因病去世了。
李氏故去后,忙于朝堂政务的范仲淹为了家中有人主事当家,便将家中的仆妇张氏变成了继室夫人,张氏为人和善能事,一直认认真真地打理家中内务,还给范仲淹生下了2个儿子。
而在范仲淹47岁那年,张氏忽然一病不起,几近于药石无灵的状态长达了半年之久,令尊妻敬内的范仲淹一度忧心忡忡。
公元1036年,刚到饶州任上的范仲淹应有人之邀参加了一场酒宴。席间,身旁一名执板吟哦的稚嫩女孩引起了范仲淹的注意,很快,范仲淹就知道了女孩的身世,她姓甄名金莲,乃是一名年方12的青楼雏妓。
尽管范仲淹已经年近五旬,可甄金莲面容姣好、纯情至致,令范仲淹目随心系、情动不已。一旁的挚友梅尧臣见状,遂低语建议范仲淹将甄金莲收为妾室。
范仲淹思虑了一番,认为家中妻子长期抱病卧床,实在不宜纳妾,考虑这名雏妓身形尚未成熟,不妨几年后再做打算。
3年后,张氏夫人因病去世,50岁范仲淹又成了鳏夫一个,梅尧臣见状,不失时机地提起了当年那个令范仲淹念念不忘的饶州雏妓甄氏。
范仲淹差人打听甄氏的消息,此时15岁的她身在青楼却一直未经人事,已经出落成了一个善于歌咏、标致温雅的女子。
于是,范仲淹就写信探求甄金莲的意愿,在得知甄金莲也倾慕于自己之后,范仲淹便通过好友花钱为甄金莲赎了身,很快就将她纳为了妾室,温厚善良的甄金莲与范仲淹恩恩爱爱地生活了近15年,二人的故事还成了北宋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按常理来讲,五旬的范仲淹纳雏妓为妾的事情本应为世人所诟病一二,可实际上,范仲淹与雏妓甄金莲自初次相逢之日便一直书信不断,颇有感情基础和内心的互相认同。
范仲淹考虑到夫人张氏卧病已久,一旦冲动纳妾,总不忍心让抱病的她再受到情感上的打击,于是按捺住了纳妾之心,直到张氏过世,才与甄金莲正式结亲。
通过3年的考验,范仲淹与甄金莲有了深厚的感情基础才成就了一段姻缘,他正人君子的风骨由此而可见一斑。
以雏妓为妾非但不算私德有亏,反而成了范仲淹尊妻敬内、正统敢爱的客观佐证。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文能治世、武可安邦,这样一位堪称完人的肱骨之臣世所罕见。
即便是在他于57岁的年纪从朝堂上退隐之后,依然勉力推进“明教化、兴学校”,并为北宋培养了武将狄青、哲学大儒张载等许许多多能人名仕。
回望如流般的历史,智者大家范仲淹被后人誉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的确一点都不为过,他那励志且传奇的一生着实是普天下读书人的绝佳榜样。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