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
ID:tengxun_lishi
近年来,蒙学读物《弟子规》大热,被冠上“国学经典”的称号。如今《弟子规》在市场上的版本数以百计,很多幼儿园、中小学将其列为指定读物,还被改编成了歌曲、舞蹈、动画片等。
遗憾的是,《弟子规》只是一本粗制滥造的“儿童读物”。
二、三手儒学读物
我们今天所见的《弟子规》,三字一句,共360句、1080字。
其书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初秀才李毓秀(1647—1729),经贾存仁(1724—1784)修订后,改名《弟子规》。
迟至清朝后期,本书才开始广泛流传,成为私塾中常用的儿童教材——“蒙学读物”。
在“总叙”中,作者开宗明义,指出“弟子规,圣人训”。纵观《弟子规》一书,内容确实大都改编自《论语》《礼记》,及朱熹编纂的《童蒙须知》。
如《礼记》说,“凡为人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弟子规》中对应有“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童蒙须知》说,“凡人弟子,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弟子规》中则化为,“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等等。①
略言之,《弟子规》中的原创内容极少。
就作者而言,李毓秀、贾存仁只是乡间文人,学术上并无成就;就时代而言,较之成书于宋朝的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远算不上“历史悠久”;就内容来看,《弟子规》改编自儒家经典《论语》《礼记》,及朱熹摘录的《童蒙须知》,属于二手、三手儒学读物,没有资格被称作所谓的“国学经典”。
近年大热的缘故
与侧重自然知识的《三字经》等蒙学读物不同,《弟子规》的内容核心是程朱理学(重在伦理与处世、处事之道)。
其在历史上的兴衰也与此有关。
因内容符合科举所需,晚清各地私塾一度流行该书。1905年清廷废除科举,旧蒙学教育随之衰落;1911年辛亥革命后,新式教育规范化,注重儿童天性的新式中小学教材得到推广,《弟子规》遂被时代所抛弃。在《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中,收录的《弟子规》版本仅有2种。②
《弟子规》在近几十年来受到追捧,有一些特殊的时代背景。
上世纪70年代,该书曾被定性为“宣扬孔孟之道的几本坏书”之一,遭到批判。③
进入90年代,国人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一种饥渴,很多港台商业化的“传统文化产品”被引入大陆。台湾“华山书院”院长王财贵倡导的“儿童读经教育”即是其中之一。其编写的教材《孝弟三百千》,正是以《弟子规》为主要内容。④
此后,《弟子规》持续受到文化产业的关注和推广,遂声名大振,以至于成为了所谓的“国学经典”。
四大致命缺陷
作为现代儿童读物,该书有四大缺陷。
(1)内容迁就形式,导致文本勉强,于语文教学非常不利。
《弟子规》三字一句,合辙押韵。这种形式或许适于古代儿童,但在现代,已然行不通。作家王鼎钧曾有评论:
“为了迁就形式,尤其是《弟子规》,有些句子很勉强,很晦涩,学习加倍困难,就语文教学而论,也并非良好的示范。”⑤
比如,“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这几句,即使是现在的成年人,读起来也会感觉吃力拗口,体会不出文字之美。
很多一线小学教师也承认,“让孩子背诵理解《弟子规》是个大难题”。时下一种流行的解决办法,是对《弟子规》进行再改编,如前文所举例句,被改写成了“为学莫作书呆子,活学活用建大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努力去做没有错,若不学习腹中空。见识短浅多蛮干,真理永远弄不清”。⑤
虽然某些媒体报道对这类改写津津乐道,其实仍是一种不伦不类。一者,改写中非引自名作,而系编者自拟的几句,可谓文采全无;二者,套用的古诗名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类,超出了小学生能够理解的范畴。这种超越年龄的文本,是会增长孩子厌学情绪的。
(2)以成人本位编写,从成人视角对孩子进行灌输,且很多表述互相冲突。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教材,编写时多采取成人本位、成人视角,而极少注意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育的特性。
《弟子规》也不例外。
全书所有文本,都是在以成人的语言灌输成人的道理。且很多表述互相冲突。这也正是进入民国后,几乎所有新式学校,都抛弃了《弟子规》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书中写道: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这几段文字,明显存在两个问题:其一,让儿童理解何谓“仁者”太难。其二,一方面教导孩子要“言不讳”,另一方面又教导孩子“切莫说”、“莫闲管”,这种精神分裂式的表述,既让孩子无所适从,也显见编写者的工作是何等粗糙(有些“国学生意人”辩称“言不讳”“切莫说”存在区别,但事实是,《弟子规》的作者在文本上并没有阐释过这种区别,所谓区别,大约只是一种自我脑补)。
以上弊病,必然对儿童的学习造成伤害。
|《弟子规》部分内容
(3)很多内容同现代社会脱节,理念上的落伍尤其可怕。
作为古代行为规范,《弟子规》中的很多内容都已过时。
比如,“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弟子规多少字,百步余”,现代人不骑马、不坐马车,在路上遇到长辈也无需下车来目送“百步”之远。
再比如,“亲有疾,药先尝”“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其中言及子女应为父母尝药,在父母死后服丧三年、不吃酒肉的礼仪,在今天也早已无需遵行(古代之所以强调“亲有疾弟子规多少字,药先尝”,是因为许多传统药方未曾经过足量样本检验,很可能是毒非药)。
较之上述过时的行为方式,理念上的落伍有着更大的危害。
比如,《弟子规》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子女对父母要无条件服从,一切行为都要预先请示父母;又说“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子女劝说父母时,即使被责打,也要“无怨”。如果孩子真的照此去做,在变得对父母百依百顺的同时,也必然会失去独立意识。⑥
在现代社会,子女与父母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有着自己独立的理念与兴趣;双方需要的是互相尊重,而不是一方去迎合另一方。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书中教导儿童“话说多,不如少”“不关己,莫闲管”等,显然同现代社会鼓励发声、鼓励参与公共事务的精神理念不符。
(4)全书以“勿”为核心,背离了《论语》等经典的精神。
据统计,《弟子规》全文1080字中,用了43个“勿”字,教导儿童“不要如何”,显示了所谓“圣与贤,可驯致”的观点。⑦
这种训导的口吻,同真正的经典如《论语》所倡导的精神是严重背离的。如学者黄晓丹所言:
“《论语》不是一个行为规范,而是一个建议……《论语》之中具备着多个声部,使得你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一个恰当的建议”。⑧
略言之,优秀的儿童伦理教材,应该提供让学生去体察和理解的具体情境,而非冷冰冰的结论,更不是冷冰冰的禁令。而《弟子规》,恰恰背离经典之道而行,是一本简单粗暴的《弟子禁令》。
缺陷如此之大、如此之多,《弟子规》之不合时宜,显而易见。
别让孩子学《弟子规》
有关儿童要不要学习传统文化、要如何学习传统文化的问题,早在民国时期,即有过诸多争论。教育界人士反对者颇多。
比如,蔡元培说:
“若要小学生也读一点经,我觉得不妥,认为无益而有损”“经书里面,有许多不合于现代事实的话,在古人们处他们的时代,不能怪他;若闻以教现代的儿童,就不相宜了”。
再如,胡适也说:
“我们绝对的反对小学校读经”“我们当时只须读几本官板经书,不妨糟蹋一点时间去猜古谜;现在的儿童应该学的东西太多了,他们的精力不可再浪费了!”⑩
蔡元培与胡适所说的“经”,指的是所谓的“真国学经典”,即“四书五经”之类。《四书五经》尚且被蔡、胡等人视为小学生不必读、不该读的东西(并非反对成年人去读)——理由是这些经典“有许多不合于现代事实的话”“现在的儿童应该学的东西太多了”——他们对待《弟子规》这种粗制滥造的古代蒙学读物的态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简言之,《弟子规》中有太多不适于现代社会的内容,与其大费周章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如直接选用更符合儿童心理的新式教材(《弟子规》中有益的部分不多,大多数新式蒙学教材也不缺乏这方面的内容)。至于视《弟子规》为“国学经典”、拜伏在其脚下的狂热迷恋者,则不妨先去读一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一类的入门书籍。
注释
①周明杰:《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②于翠玲:《童蒙读物:传播系统中的阅读史》,《印刷文化的传播轨迹》,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59—186页。
③《批注》,《反动的“启蒙读物”必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03、204页。
④黄晓丹:《的传播是场骗局?》,新京报书评周刊公众微信。
⑤央广网2017年1月13日报道《新编《弟子规》唱诵大会暨全国巡演北京首演式举行》。⑥王立华:《我反对儿童读的六大理由》。《内蒙古教育》2015年第13期。
⑦《“不将孩子作笨牛看”——我看郭初阳老师教》,《语文教育一家言》, 漓江出版社2012年,第12—19页。
⑧黄晓丹:《的传播是场骗局?》,新京报书评周刊公众微信。
⑨何丽杰:《传统启蒙读物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⑩胡适:《读经评议》,《胡适文集 第4卷》,花城出版社2013年,第121—122页。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