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
“原始社会好,原始社会好…男的追,女的跑…”
人类从动物世界分离时,继承了一个采集技能西伯利亚针叶林,走走停停找点果实、昆虫、鸟蛋之类的充饥。
另一个了不起的技能是制作棍棒。原本可能如黑猩猩一样修理一个小细枝去捅白蚁窝、马蜂窝之类的。后来开了窍,修理出一个木棍。有了这个工具,采果子、防身就方便多了。
第三个更了不起的技能是使用石头砸东西:果壳,贝壳,别的猛兽吃完了的动物尸体的骨头。骨髓可是相当美味。又开了窍,发现又尖又薄的石头还能把骨头上残留的肉渣刮下来。这个技能,把人类带入了石器时代。
西侯度遗址旧石器时代石器图解
人类就这么到处摘果实、掏鸟蛋还有砸动物尸骨。又有聪明人开窍,用切削石器把棍棒削尖,后来直接把细长的尖石头绑在木棍上。这回可以去扎鱼,甚至狩猎其它动物了。石器科技树点到这里后,人类就从采集公社时代进入了渔猎公社时代。从此以后,男的追,女的跑,紧跟着大大小小的猎物走遍了全世界。哪有猛犸哪有我,狮子老虎见了我,也得躲。地球最强狩猎者,黑猩猩的近亲,食物链最高统治者,未来的物种绝灭者闪亮登场。
另外两个关键的技能树。火可以烤肉。一个社会技能,语言,能交换复杂信息。这技能全靠自编自演自我欣赏。据统计人类共创造了五千六百多种语言。
狩猎本领是学到了,没想到它有副作用,就是不断褪毛。跑来跑去要出汗,身上长的毛不适合散热。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褪毛,体毛掉得差不多了。人类终于可以把陆地上任何一种动物追猎到死。地球上最奇特的物种,人类,彻底诞生了。
人类具体起源地很难搞清楚。不过真相和真理是两回事。我们要的是?在这个问题上,只能要点真理了。人类是演化而来的,这是真理。它有很多证据表明不同的演化阶段。完整的真相是不可能的,也不是必需的。目前来看,非洲大陆有可靠的化石证据能说明人类曾经多次走出非洲,经过中东,扩散到其它大陆。
走到东亚尤其是中国的也有好几批,好几条路线。按照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即Y-DNA单倍群,可以分为Q、C2、N和O四条主要路线。
人类迁移路线图(Y染色体),初步结果
最远的路线绕过青藏高原西侧,经过中亚和西亚,三四万年前到达西伯利亚地区。然后向东在一万五千年前通过白令海峡到达了北美洲,又在一千年内分布到了整个南美洲。这条路线实际上与当今中国版图的西侧和北侧擦边而过。这个族群的单倍群是Q。在全球均有低频分布,美洲土著有高频分布。历史上的匈奴和古突厥人也有单倍群Q。汉族中平均约有3-8%左右。
另一个与最远路线比较靠近的是单倍群C2(C-M217,旧称C3),起源于距今大约7100年-16700年前的东亚或中亚地区。单倍群C是人类一种主要的y染色体单倍群,除了非洲,它在其它各大洲的古代人群中都有发现,并且是东亚、中亚、西伯利亚、北美洲和大洋洲等许多地区土著居民中最主要的Y-DNA单倍群。C2系的北方发展路线在Q南侧。它也在大约6000到8000年前进入北美洲,是美洲土著中的少数。这个族群与中国的关系就很密切了西伯利亚针叶林,在中国北方的汉族人口中占10%左右。而满族、蒙古族、商部落中比例更高。孔子也是这个单倍群。
约一万年前,西伯利亚还分化出单倍群N。亚洲北部是它的主要分布区。契丹皇族、部分匈奴贵族、周王室都是这个单倍群。
进入中国的南方路线为单倍群O主导。它在东亚和东南亚以外地区十分罕见,却在本地占据绝对优势,人口中80%至90%属于它。在中国沿海岸线和内陆不断北上,逐渐战胜了北方路线,占今日中国父系的60%~75%左右人口。而且北方民族基本都有它的存在。北国男儿不如刘邦。
原始人群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迁移,形成了各自单倍群分布的优势区域。大航海时代和现代社会使部分地区的优势群体发生了变化。如今的美洲人与白人、黑人都有较强的基因联系,但是与中国和东南亚人群的基因联系最薄弱。在美洲土著的发祥地北亚,Q系成了少数,C2系和N系成了多数。
中国的地理位置很有特点。东部是太平洋,西部是青藏高原。这两个区域都很难逾越。而中国在南北方向上正好处于东亚中部。这使得中国成了南北双方接触和冲突的主要区域。
东亚和东南亚
亚洲大陆从赤道附近到达北极附近。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三亚是北纬18°09′,最北端的漠河是北纬50°11'~53°33'。比较下欧洲的英国伦敦是北纬51.5°,德国柏林是北纬52°31'。贝加尔湖是北纬51°29′~55°46′。估计很多中国人从未意识到中国是个温带和亚热带国家,亚寒带土地极少。很多中国人以为亚洲北方的民族生活在一块很局促的领土内。实际上,从漠河到北极需要四千多公里,漠河到三亚的南北距离才三千八百多公里。
由于地球是个球形,寒带地图在维度方向上越往北距离越小。到北极点变成了0公里。这使得从寒带往南北方向走和往东西方向走,相同距离在温带地区看来差别很大。Q系族群从寒带地区越过白令海峡,虽然艰难,但是距离上节省很多。这也是幸运之处。
地球表面距离不能在地图上用欧式几何计算
寒带不易居住,无论对人还是动物。不过亚寒带地区没那么糟糕,有不少动物。其中典型动物有驯鹿,是前期游牧民族的宝贝。现在的圣诞老人也驾驭着驯鹿。后来最重要的是马。
亚寒带针叶林中的驯鹿群
亚寒带的针叶林又叫泰加林。在北半球的寒温带地区,针叶林几乎从大陆的东海岸一直分布到西海岸,形成壮观的茫茫林海。欧洲-西伯利亚的泰加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纬度几乎跨了半个地球。最西部的北欧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年温差较小。泰加林只分布在接近北极圈的遥远北方,树木主要有云杉等较喜阴湿环境的树种。
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
东西伯利亚山地有大面积的兴安落叶松林,大陆性气候明显,冬季极端寒冷但夏季并不寒冷。气温年较差极大,世界上年温差最大的地方(达100°C,夏季最高30°C而冬季最低可达-70℃)和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都在这里(仅次于南极,比北极更寒冷)。东西伯利亚地区春秋两季非常短暂,严寒的冬季很快就变成温暖的夏季,温度上升非常快。这种温度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的春季被称为“西伯利亚式的春天”。所以落叶松以落叶的形式抵御东西伯利亚比北极还严寒的冬季。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景观
在这道亚寒带针叶林南边分布着森林草原、草原、河流、湖泊,适合放牧。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的淡水储备量占全世界淡水储量的约20%。匈奴、鲜卑、突厥、鞑靼、蒙古及女真等等各种民族都是从西伯利亚崛起的。这些游牧民族与各个时期的中国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故事。而且他们的部分后代构成了中国北方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亚环境和这些游牧民族很匹配。这使得他们极少去探索更北部的针叶林森林地区和更北部的苔原地区。这块广袤的土地在近代被俄罗斯人捡漏。俄罗斯人沿着这个横跨欧亚大陆北部的针叶林打猎、贩卖毛皮维持生计和扩张领土。北亚又多了个俄罗斯族。俄罗斯连一丁点的东部海岸线也没给东亚人留下,国土直接与当今的朝鲜接壤。整个东北只能从辽东半岛出海。
很多北方民族在更靠近中国的区域发展起来。其中就有商部落、周部落。中国人很熟悉它们的故事。它是中国历史开端最重要的部分。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