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

中国恢复高考_中国高考恢复历程_中国高考恢复是哪年

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即1977年,我虽未能参加高考,但家兄参加了当年高考。他时时与我沟通,有时甚至全家人聚在一起讨论他的学习情况,我还多次帮他抄写复习资料。我本人于1981年第一次参加高考,遇到了高考预选,结果名落孙山,次年再考才考上。所以,我对高考制度的恢复和高考预选情况均比较了解。

高考制度的恢复

新中国成立后,自1950年全国高等院校就开始实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直到1966年高等院校停止统一招生考试。时间指向1976年,恢复高考制度被提上议事日程。

1977年8月4日至8月8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他以战略家的眼光,大胆提出了当时人们十分关心的高校招生问题。他直截了当地讲:“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这一划时代的重大决策,给教育事业带来了盎然生机。从此,中断了11年的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正式恢复。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会议制定了《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恢复考试,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这一意见,决定从1977年起,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的招生办法。

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的社论,随即各大新闻媒体也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当恢复高考的消息公布后,人们奔走相告,无论男女老少,何种职业,何时何地,家中是否有人参加高考,逢人第一句话便是:“今年又兴考大学了!”

当时我刚升入初中一年级,师生们议论最多的也是这个话题。无论哪科老师在讲课时开场白都会提到这件大事,鼓励的话听了让人心潮澎湃。回到家里,父母识字不识字的,也都会嘟囔几句:“娃子呀,现在又兴考大学了,好好学习吧!”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采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命题和组织考试的形式。当时,报考条件是宽松的,于是万千年轻人沸腾起来了,纷纷踊跃报名。据当年参加考试的哥哥讲,仅我们一个公社报名的人数就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这个时候,哥哥所读的高中为适应紧急需要,办起了高考突击辅导班,但辅导班招收的人数有限,只招了两个班100多人。因学校当时既缺师资又缺教室,更无教材,更多的考生只能自己在家复习。自学中最缺的是复习资料,进不了辅导班的学生,就向辅导班的学生借复习资料,借来后就抓紧一切时间去手抄。当时,我帮哥哥抄过复习资料。那时商店代销点里的纸、笔供不应求,往往货没到就被订购一空。

我们县实行相对集中考试、集中监考、集中管理的办法,把几个公社的考生集中在一个公社高中学校进行考试。住得远的考生还得提前赶到考点中国恢复高考,考生们三五成群陆续赶往考点,还要找个旅馆住下,旅馆住不下,就要投亲靠友借宿。

到了考试当天,众多学子鱼贯而入。第一场考试人数最多,第二场后考生逐渐减少,因为一些小学毕业、初中毕业的考生中国恢复高考,看到卷子后往往是目瞪口呆,在考场里一直干坐着也没意思,就会主动退出。

当年全国有570多万人报名高考,而仅招收27.3万人上大专院校,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尽管如此,此次高考却揭开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新篇章。

预选是高考路上的第一道门槛

1977年至1980年这4年,凡是符合条件的考生均能参加高考。但随着每年参加高考人数的增加,给考试的组织实施和公平性带来了挑战。

1980年,经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讨论和国务院批准,规定在考生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在全国统考前进行预选,按计划招生数的3倍至5倍,选出成绩优秀者参加全国统考,但考虑各地情况不同,是否进行预选及预选办法由各地自己确定。高考预选成了高考路上的第一道门槛。

1981年,高考预选被正式列入高校招生政策。我所在的河南省人口多、考生多,且高等院校少,是全国推行高考预选制度的地区之一。河南省高考预选从1981年开始,一般会在统考前的一个月左右进行。我在当年与次年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均有预选,有幸的是这两年都顺利通过了预选,取得了参加高考的资格。但我们同学中有不少平常学习不错的被高考预选提前淘汰出局,没能摸一下高考大门就提前结束了高考历程。

我有一个表弟,他参加高考时,他们学校有两个文科班80多名学生,通过预选和正式高考的仅他一人,足见当时高考竞争之激烈。直到1987年(极个别省份实行至1989年前后),随着高校录取人数的增加,高考预选制度宣告终结。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情况,高考制度为无数人改变命运提供了最公平的机会,并且这一制度的推行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muyang-0410